荔枝新闻|深圳特区40年|初代打工妹郑艳萍:幸运搭乘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 二 )
那时候 , 郑艳萍会有意识地将工资攒起来 , 年底用职工配额去买从香港进来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带回家 , “当时周围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家有一个在深圳打工的 , 可以买到海外来的‘咸水货’ 。 ”在物质消费还不甚发达的当时 , 她已经能从蛇口工业区的职工小卖部里买到许多“稀罕货” , 有香港公仔面、午餐肉罐头、力士香皂、黑人牙刷……
不仅如此 , 蛇口管理委员会也是由全体职工投票选举出来的 , 蛇口的职工还可以分期购买工业区内的福利住房 。 早期蛇口所有职工婚后都可以按照入区时间等条件评分 , 享受对应的购房福利待遇 。 1990年郑艳萍购买了一套67平米的二手房 , 价格2.2万 , 自己凑齐首期8000元 , 剩余每月还贷480多元 。
郑艳萍还记得当时国家部长级领导来工厂看望职工 , 与大家一起排队打饭 , 唱歌朗诵诗篇 , 以及对于职工要求的福利待遇给予批示的情景 。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蛇口情节’ , 说的就是早期来蛇口的那群人在一起的那份感情 。 ”
文章图片
“女工出身 , 我知道更应该关注哪些女性权益”
随着工厂订单量逐渐增多 , 工人的工作量也直线上升 , 超时加班越来越频繁 , 与此同时 ,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还未完善 , 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 这种情况在当时园区的其他企业中也有发生 , 蛇口工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文章图片
(竖立在蛇口街道旁边时间标语牌图源:新华网)
在凯达玩具厂工作两年后 , 郑艳萍被调任蛇口工会 , 先后于女工部、法律部工作 。 谈起组建与发展工会的过程 , 她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状态的过程当中 , 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雇佣劳资双方的问题 , 最理想的当然是双赢 , 但是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 定位跟定调很重要 , 不能只看重雇佣方 , 更不能践踏职工的权益 , 任何一方都不能不守规矩 。 ”
“女工出身 , 我知道更应该关注哪些女性权益 。 ”有一次 , 郑艳萍接到关于一家食品厂的投诉 , 该厂女职工被车间玻璃门划伤了手臂 , 但工厂未对其作出工伤认定 , 并将矛头转向女职工与主管的争吵 , 认为是女职工因受负面情绪影响用力推玻璃门而致使受伤 , 要求其赔偿 。 了解到初步情况后 , 郑艳萍前往工厂实地调查 , 在此过程中 , 她发现那扇玻璃门原本就存在破损 , 只是用胶水粘着并未消除潜在隐患 , 基于此 , 郑艳萍坚决地支持受伤女工去报工伤:“工伤的界定只说工伤发生的时间段和地点段 , 并没有说因为吵架或者其他原因就不算了 , 不能受了皮肉之苦还蒙受经济损失 。 ”
在郑艳萍看来 , 蛇口工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工会的一面旗帜 , 它不仅率先制定出招募员工不得带有歧视条件的准则 , 尤其针对女性职工 , 不得要求其结婚怀孕便主动离职 , 并且要求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在工会备案 。 当时蛇口工业区内的四五百家企业都在工会的职权范围内 。
文章图片
职权范围变大了 , 郑艳萍开始更加有意识地为自己扩充知识储备 , 并萌生了想考大学的念头 , “我蛮喜欢写写东西的 , 一开始不太知道要考什么 , 我就考了中文系 。 ”随后她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学习中 , 并顺利成为深圳大学中文系的一员 。 差不多同一时期 , 一个名叫安子的打工妹也考了进来 , 其创作的打工纪实小说《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于1991年开始在《深圳特区报》连载 。 可以说 , 深圳八九十年代 , 有热火朝天的建设 , 也有文学的诗情画意 。 庞大的打工群体中诞生了日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深圳“打工文学” 。
- 上游新闻|西安一男子制造两起命案后跳楼自杀,与原单位长期有矛盾
- 中国新闻网|尼泊尔交通部部长感染新冠病毒 政府决定加紧增设高依赖病床
- 新闻|广钢新城一道路要起名“鹤平西一街”?有市民听了觉得不对劲
- 地方新闻|消防宣传进校园 厦门千余名师生演练“火场逃生术”
- 上游新闻|与原单位长期有矛盾,西安一男子制造两起命案后跳楼自杀
- 国旗涉国旗法新闻转载出错,新浪头条新闻停更整改
- 纵相新闻|援鄂逆行的于鑫慧“翻车”了?“捧杀”的炒作和“棒杀”的谩骂皆不可取
- 新华社新闻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中心|首届国际模拟投资仲裁中国赛在深圳举办
- 央视新闻|美国专家:接下来6至12周美或将迎来疫情最黑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