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草地贪夜蛾得到有效防控 没有大面积暴发成灾

  中新网昆明9月27日电(缪超)记者27日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 , 目前云南草地贪夜蛾得到了有效防控 , 没有造成大面积暴发成灾 , 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今年1月 , 云南普洱市江城县首次发现从境外迁入的草地贪夜蛾 , 随後在云南129个县确认发生 , 草地贪夜蛾也从云南逐步向中国内地扩散蔓延 , 对中国粮食生产构成直接威胁 。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於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食性远距离迁飞性重要农业害虫 ,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 具有“国际性、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 。

  该害虫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80多种农作物 , 取食量大 , 可造成高达70%的产量损失 。 防治难度大 , 中国国内暂无防治该虫的登记农药 。

  自草地贪夜蛾迁飞入侵云南以来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派谌爱东研究员 , 带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跨境有害生物协同绿色防控省创新团队 , 奔赴一线 , 实地调查 , 采集样本 , 并开展技术指导与试验示范 。

  谌爱东团队已初步掌握了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特徵、天敌昆虫资源、境外虫源特点、种群迁飞轨迹、药剂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等 。

  他们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 , 通过种群监测、成虫诱杀、科学用药和农艺措施等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实施 , 在示范区的防控效果已达到了90%以上 , 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 保护了天敌资源与生态环境 , 为云南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暴发成灾及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

  目前 , 云南草地贪夜蛾得到了有效防控 , 没有造成大面积暴发成灾 , 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下一步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将重点开展种群迁飞入侵暴发的生态学机制 , 突破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 同时 , 积极推进跨境国际合作 , 争取在境外建立联合重点实验室和联合监测网点与示范区 , 以提升云南草地贪夜蛾全方位的监测与预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