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且早已告老还乡的李善长( 二 )


朱元璋的这个用意很明显 , 此时的他已经有将李善长从左丞相之位换下来的意思了 , 并且询问刘伯温 , 就是有意让他取代李善长 。 但刘伯温何等聪明 , 他岂能不知朱元璋的用心?于是便将朝中贤臣推举了一番 , 唯独没有推荐自己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且早已告老还乡的李善长】不得不说 , 刘伯温此举很明智 , 因为朝中大多数都是早年朱元璋从淮西老家带出来的难兄难弟 , 而自己不过是半路上才投靠进来的 , 根本镇不住这个场子 。
再者来说 , 朱元璋性情多变 , 伴君如伴虎 , 想要在他手下当一个“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的宰相 , 谈何容易?
后来 , 朱元璋选择了汪广洋、胡惟庸和杨宪三人入相 , 李善长则稳坐钓鱼台 , 继续当他的一把手!
然而 , 这一届的宰相班子 , 命运也就此发生改变 。
先是杨宪 , 他先后担任中书右丞、左丞 , 但在刚坐上左丞的位置时就被朱元璋给杀了 。 洪武四年 , 徐达和李善长均告老还乡 , 将宰相之位留给了这些所谓的青年俊杰们 。
最后四个人的宰相班子 , 只剩下了汪广洋和胡惟庸 , 一个右丞相 , 一个左丞 。
表面上身为中书右丞相的汪广洋地位比中书左丞的胡惟庸高 , 但实际上 , 汪广洋老是受到胡惟庸的欺负 , 经常跟他作对 。 汪广洋本身就是一个老好人 , 原来受杨宪欺负 , 现在又受胡惟庸欺负 , 他这个中书右丞相 , 跟一个小喽啰差不多 。
于是 , 在他做了两年的右丞相之后 , 因没有啥显著的政绩 , 最终被朱元璋贬为了广东行省参政 。
原来朱元璋想的是让汪、胡二人相互牵制 , 但谁知道汪广洋这么无能 , 朱元璋只能是恨铁不成钢 。
汪广洋走后 , 宰相班子胡惟庸一人独大 , 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胡惟庸开始有点膨胀了 , 先是试图陷害徐达 , 后来又诬告刘伯温 , 紧接着又是霸权独政 , 这让朱元璋对他十分不满 。
后来 , 在洪武十年的时候 ,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将汪广洋调回中书省担任右丞相 , 以此来跟已经身为左丞相的胡惟庸相抗衡 。 但谁知道 , 这个汪广洋又是无所作为 , 朱元璋一怒之下 , 便将他贬到海南 , 在行至半路的时候又将他赐死 。
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 朱元璋此时是真的急了 。 还有 ,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将胡惟庸除掉了 。
果然 , 就在汪广洋被赐死后仅一个多月 , 朱元璋就以结党营私等罪名将胡惟庸处死 。
胡惟庸死后 , 朱元璋便就此废除存在了几千年来的宰相制度 , 开始大权独揽 。
而当这几个宰相都被处死后 , 接下来就是他们的老大——李善长了!
洪武十八年 , 有人检举李善长的弟弟 , 也就是胡惟庸的亲家李存义 , 说他参与了胡惟庸案 。 但朱元璋在得知此事后 , 对李存义也只是从轻处罚 , 对李善长也没有多大的指责 。
当然 , 朱元璋此举 , 无非是想给李善长保留一点面子 , 让他能够安享晚年 。 而李善长如果能因此事而从此低调做人 , 那么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 , 然而并没有!
后来 , 李善长想要扩建自己的府邸 , 于是便找汤和借了三百士兵 。 汤和不敢隐瞒 , 只得将此事全部上奏给朱元璋 。 朱元璋一想 , 这宰相养个老 , 要兵干啥?莫不是要谋反?
如此敏感的行为 , 恐怕就是造成李善长悲剧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最终 , 朱元璋还是铁了心要除掉这个为大明朝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李善长 , 但这并不是说朱元璋恨李善长 , 而是他要通过李善长的死 , 来将“宰相制度”彻底埋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