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人间离合几曾忘?总把相思寄月圆!
文章图片
【唐诗宋词古诗词|人间离合几曾忘?总把相思寄月圆!】《明月千里寄相思》 , 三十年前 , 香港歌手徐小凤用这首歌 , 唱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 , 人们在陶醉于她富有磁性声音的同时 , 更沉浸在其演绎歌词所表达的浓浓的相思情中 。
生活不易 。 人的一生 , 为了学习、工作和事业 , 会离别家乡 , 告别亲人、爱人 , 游历在外 。 “乱山残雪夜 , 孤烛异乡人 。 ”唐人崔涂在除夕夜里表达了身处异乡时的寂寞和无助 , 暗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 ”唐人白居易于冬至夜身居异乡 , 想象着家人此时定会围坐一起欢度节日 , 并会说起远游的自己 。 他用曲笔的手法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离别后 , 无论是在外的游子 , 还是居家的亲人 , 都会惦念着对方 。 特别是在三五之夜 , 月圆之时 , 这种思念会更加强烈 , 每当此时 , 人们会把相思寄托于明月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天下共一轮明月 , 人们希望明月会给彼此带去亲情、爱情和友情的问候和祝愿 。
明月在 , 亲情永恒久
文学史上 , 提起“三苏”几乎无人不知 。 “三苏”中的苏轼苏辙兄弟 , 堪称手足亲情的典范 。
兄弟二人年龄差距不大 , 从小就一块读书学习 , 闲来一起游戏玩耍 , 在相处中 , 苏轼知道让着弟弟 , 苏辙也懂得尊敬哥哥 , 兄弟感情笃深 。
成年后 , 两人通过科举考试 , 都取得了入仕的资格 , 这在当时的都城汴京 , 引起了具大的轰动 。
兄弟二人第一次分离是在嘉祐六年 , 是年秋 ,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 签书凤翔判官 , 而苏辙则留京照顾年迈的父亲 。 苏辙百里相送哥哥到郑州 , 此时 , 兄弟二人唱和了“相携话别郑原上 , 共道长途怕雪泥 。 ”和“人生到处知何似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的诗句 。 此中 , 我们又可窥见二人心灵的相通 , 感情的深厚 。
熙宁二年 , 王安石变法开始 , 王安石实行的一些激进的变法政策 , 引起了兄弟二人的不满 , 先是苏辙被贬离京 , 两年后 , 苏轼自请外放为官 , 离开了是非之地 。 之后 , 两人辗转各地 , 多年不能相见 。
熙宁九年 , 苏轼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 , 此时弟弟苏辙任职于齐州(今山东济南) 。 相对于苏杭 , 密州是个小地方 , 官府事务相对清闲 , 苏轼在此也自得其乐 。
冬天来时 , 他带领仆从出城围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 ”潇洒又自在;寒食后 , 他登上超然台 , 又写下了“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 诗酒趁年华 。 ”句子 , 淡定而从容 。
文章图片
然而 , 中秋来了 , 明月映照天空 , 淡定从容的他却摆脱不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 虽有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的陪伴 , 但手足的兄弟 , 他怎会忘记?离别的七年里 , 弟弟生活如何 , 身体如何 , 皆是未知 , 儿时的形影相伴 , 即今的各奔东西 , 也只能通过明月 , 才能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了 , 他举杯望月 , 遥寄祝福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这也成为兄弟二人的生活信念 , 凭借此 , 两人继续崎岖前行 , 在风雪与泥泞的人生道路上书写着他们的坚韧和笃定 。
明月在 , 爱情永缠绵
- 一几风|数量堪比全唐诗,学者:水平都不高!,乾隆皇帝一生写诗4万多首
- 每天读宋词|如果长子先去世,那长孙和次子谁的权力更大?,古代世家大族中
- 每天读宋词|乾隆:你想造反?听完解释后大笑:重赏,农民挂对联自称“皇上”
- 淳道书画艺术|老不读辛弃疾”,“少不读苏东坡
- 品诗词|读起来很平淡,却告诉我们活在当下很重要,北宋词人晏殊的这首词
- 最美诗画|是一位奇女子所作,后两句小学生都会背,唐诗三百首中的最后一首
- 中华神秘文化|话嫦娥:从唐诗中的美丽怨妇,到宋词里的骚客知音!,中秋夜
- 史飞了|大赞美景令人赞不绝口,成为扬州千年经典之作,杜牧的一篇古诗词
- 每天读宋词|句句含情,不知不觉便令人红了眼眶,李煜最经典一首词:字字滴血
- 唐诗宋词古诗词|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