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朱一龙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朱一龙|朱一龙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文章图片
朱一龙|朱一龙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文章图片
朱一龙|朱一龙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文章图片
9月17日 , 电影《峰爆》上映了 。 其故事线分为两条:主线是对抗地质滑坡 , 保桥以及救人 , 是团队行为;支线是主角洪翼舟(朱一龙饰)在溶洞里遇险 , 带队找出口 , 偏向个人英雄 。 到了临近影片结尾的高潮处 , 主副线交织在了一起 , 洪翼舟神威天降 , 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 达到大团圆 。
近年来 , 以灾难救援为主题的影视项目出现了不少 。 《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典型 。 《紧急救援》口碑市场双溃败 , 但最终也拿下了4.85亿票房 。 这说明这一题材本身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 。
再观察影片本身的配置:大场面、大制作、大卡司、大型国家单位(中国铁建)支持 , 按常理分析 , 市场表现不会差到哪里去 。
《峰爆》海报
但《峰爆》本身反响并不好 , 豆瓣评分6.7 , 口碑表现平平 。 整个中秋档累计票房2亿多 , 相关平台上给出的总票房预测来回变动 , 从原本的3亿一度冲高到6亿上下 , 又回到如今不到5亿的水准 。 就电影本身的品相和卡司来看 , 恐怕很难回本 。
相比市场的反应 , 影片本身体现出的创作思路更加令人忧心 。 从各个方面来看 , 《峰爆》给同类型影片开了个不太好的头——它试图将好莱坞、日本漫画、主旋律色彩等各个元素和桥段整合在一起 , 国家单位搭台 , 人气明星唱戏 , 却诞生了一个四不像的结果 , 对观众而言更像是视觉上的灾难 。
扁平的人物
电影重在呈现人物情感 。 早年 , E.M.福斯特提出了著名的“扁平型人物”和“圆型人物”的理论 , 其划分标准是:“扁平型人物是围绕着单一的观念或素质塑造的” , 性格稳定性极强;而圆形人物则更加多变 , 即便成年 , 性格也依然保留有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 。
从上述定义中不难看出 , 相比圆形人物 , 扁平人物要乏味得多 。 但这恰好是国产主旋律影视剧的通病 , 本片自然也不例外 。
倘若是警匪片或战争片 , 启用大量扁平人物也无妨 , 因为观众的关注点在双方人马斗智斗勇的过程 , 或者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 。 但对抗自然灾害则不同:对手是死物 。 因此刻画人物内心就变得更为重要 , 否则就拍成了毫无感情的工程技术教学视频 。 去年《紧急救援》遭遇市场滑铁卢 , 便是犯了这一错误 。
《紧急救援》
纵观影史 , 大部分灾难片的目的都不是解决灾难本身 , 而是借助灾难这一载体来宣扬某种理念 , 比如环保理念或宗教寓言;或突出某种情感的可贵 , 如《泰坦尼克号》升华了爱情 , 《流浪地球》升华了亲情 。
但在一干扁平人物中 , 无论是宣扬精神理念 , 还是试图表达亲情、爱情、友情 , 都着实令人犯难 。 片中九成以上的角色都是工具人 , 看似合作无处不在 , 但实际上 , 不要说突出某种情感 , 就连对剧情的推动作用都极为有限 。
从焦俊艳饰演的女主角 , 到陈数饰演的女领导 , 到云指挥的两个官员 , 发挥的推动叙事作用都少得可怜 。 如前所述 , 影片主线完全被山体运动牵着走 , 副线则成了主角两父子的演练场 。 至于其余洪剑涛、周晓鸥、白客等饰演的角色 , 更是沦为了背景板 。
甚至连男女主角的爱情线都寡淡无比 , 两人之间与其说是爱情 , 不如说是普通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 , 完全没有值得推敲处 。
“他们属于某种精神符号 , 而不是某个活生生的人 。 ”有媒体如此评价道 。
一群工具人做陪衬 , 主角大显神威 , 此设置难免令人想起《中国机长》 。 但《中国机长》一来有真实事件背书 , 观众不觉违和;二来空间足够狭小 , 矛盾足够密集 , 观众注意力不至于分散 。 可《峰爆》如此处理 , 呈现出的观感就是一摊摊互不相干的场景硬捏在了一起 。
整部电影看下来 , 唯一的情感点 , 就落在了朱一龙和黄志忠二人饰演的洪翼舟、洪赟兵两父子之间的亲情上 。
《峰爆》
为了突出这唯一一抹亮色 , 同时让主角父子不至于显得太高大全、脱离人间烟火 , 主创团队给两父子增加了一缕内心创伤 , 以丰富二人性格层次感:因为男主角小时候父亲不在家 , 母亲生病 , 只好自己骑自行车带妈妈去看病 , 结果过桥的时候意外坠河 , 母亲淹死了 。 这一点从此便成了父子间的心结和裂痕 。 而在解决险境的过程中 , 父子之间也完成了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