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圣|毛主席为何反对包产到户?他担心农村贫富不均,农民穷的穷富的富( 二 )
12月中旬 , 毛主席将曾希圣找到江苏无锡 , 以商量的口气说:“有了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 , 是否还要搞‘责任田’呢?生产恢复了 , 是否把这个办法变回来?”曾希圣说:“群众刚尝到甜头 , 是否让群众再搞一段时间看看?”毛主席没有再说什么 , 事实上 , 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熟悉他的领导干部此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 但安徽的群众积极性很高 , 正在兴头上 , 曾希圣不忍心紧急刹车 , 打击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于是他就没有制止住“分田分地”的扩大化 。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召开 , 由于安徽省的“共产风”等问题比较严重 , 曾希圣在会上受到了批判 , 被撤职 。 会议认为 , 曾希圣推行的“责任田”是犯了方向性错误 , 带有修正主义色彩 。 要在1962年内大部分改过来 , 其余的部分在63年再改过来 。 而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却对此有不同看法 , 他们认为农村形势严峻 , 现在处于非常时期 , 必须采取非常措施才能渡过难关 , 因而对“大包干”持支持态度 。 小平同志说:“安徽省的同志说:‘不管黑猫白猫 , 能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 ‘责任田’是新鲜事物 , 可以试试看 。 ”
而此时 , 广大农村的包产到户、分田分地正如火如荼、或明或暗的燃烧着 。 但是 , 包产到户到底能不能公开合法 , 还必须经过一个关口——那就是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 但毛主席实际上是反对包产到户的 , 他认为不能搞彻底的按劳分配 , 否则就不能照顾弱势的贫苦农民 , 那些失去劳动力的贫苦农民 , 你搞按劳分配 , 他们不能劳动 , 怎么办?农村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 毛主席一生都对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怀有深深的感情 , 对他们的处境十分同情 , 他认为 , 如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 农民仍然穷的穷、富的富 , 那就有悖于共产党领导农民干革命的初衷 , 而包产到户就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
其实 , 这时候的毛主席 , 已经对包产到户的态度十分明朗了 , 他对邓子恢主张的包产到户非常反感 , 对少奇同志、小平同志、陈云同志没有抵制甚至还赞成包产到户的态度也越发不满意起来 。 北戴河会议上 , 毛主席描绘了一幅搞单干后的可怕后果:一年多就会阶级分化 , 一方面是支部书记贪污、多占、讨小老婆、抽大烟、放高利贷 , 另一方面 , 广大贫困农民破产 。 邓子恢在会上被迫作了自我批评 , 承认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 。 毛主席还多次批评田家英和邓子恢 , 说邓子恢是“资本主义农业专家” 。
八届十中全会后不久 , 中央就撤销了农村工作部 , 理由是农村工作部十年来没干过一件好事 。 随后 , 全国各地相继作出了一系列纠正包产到户的决定 , 从此 , 包产到户长期成为一个禁区 ,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不管怎么说 , 毛主席反对包产到户的初衷是好的!他担心包产到户、分田分地后农村会出现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问题 。 因为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的初衷就是让贫苦的老百姓都能吃上饭 , 就是要消灭剥削阶级 。 当然 , 事实上 , 毛主席他老人家是多虑了 , 包产到户最后证明是正确的 , 是可行的 。 大包干后 , 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 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 粮食产量连年翻番 , 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一步一个台阶的上升 , 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迅速脱贫致富 。 当然 , 这是80年代以后的事了 , 以60年代的思想和眼光去看80年代以后的事 , 要求伟人能看到20年以后的事 , 这在当时也是不现实的 。
- 汽车|老照片:穿补丁裤子讲话的毛主席,试乘国产汽车的周总理,满眼泪水的贺子珍
- 教师|蒋介石身份证上有三字令人动容,怪不得毛主席称他有“民族大义”
- |永远无法“重拍”的彩照,56岁的毛主席,70岁的毛主席,75岁的毛主席
- 李治|他救贺子珍一命,毛主席写给他一个纸条,30年后,纸条救他一命
- 汪东兴|毛主席的警卫员,少将军衔,官至副主席,晚年却削职于家中养老!
- 老照片|老照片:小憩的毛主席,手持银碗的周总理,观棋不语的邓小平!
- 张国焘|毛主席平生只为一人去世抬棺执绋,此人是谁?为何能有此殊荣?
- 毛岸英|有人问毛主席:你是否责怪彭元帅,毛主席的回答让人敬佩
- 刘少奇|老照片:给朱德倒酒的刘少奇,倒茶作陪的周恩来,与赫鲁晓夫干杯的毛主席!
- 老照片|毛主席的老照片,在枣园逗女儿的毛主席江青,图五毛主席的“洋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