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动力足

  一键下单 , 消费者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足不出户 , 企业也可以将产品销往全球各个角落……近年来 , 中国跨境电商异军突起 。 防疫期间 , 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以及中间环节少等优势 , 不仅业务实现逆势增长 , 而且在帮扶企业稳外贸、促内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信心十足“走出去”

  9月1日上午 ,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 , 中欧班列(渝新欧)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缓缓驶出车站 , 这是全国首班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 。 这趟专列的成功开行 , 得益于海关总署此前出台的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改革等措施 。

  据悉 , “跨境电商B2B出口”指的是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境外企业或海外仓 , 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贸易形式 。 以前 , 由于跨境电商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零售进出口领域 , 占据市场份额近80%的B2B出口无法享受相应的通关、税收等支持 。

  7月1日起 , 海关总署正式在北京、杭州、深圳等10个直属海关启动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 。 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 被纳入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后 , 产品通关速度更快了 , 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减轻了 , 企业“走出去”的信心更足了 。

  随后 , 上海、福州、重庆等12个直属海关加入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群” , 试点城市数量从10个扩大到22个 。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党委书记庄芮认为 , 短短两个月 , 试点城市翻了一番 , 说明这项改革及时有效 , 触及企业痛点、打通企业堵点 。

  从“人找货”变“货找人”

  一段时间以来 , “出口转内销”成为外贸领域的关键词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 , 积极开拓内销市场 。

  在开拓国内市场过程中 , 一些外贸企业犯了难:有的面临国内外市场质量标准认证不同的挑战;有的长期按订单生产 , 缺乏国内市场营销经验和专门团队;有的品牌国内认知度不高 , 销路一直打不开……

  “出口转内销” , 究竟该怎么“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到:搭建转内销平台 , 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 , 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 , 设置外贸产品专区 。

  专家表示 , 跨境电商平台在大数据、供应链等方面具有优势 , 能够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洞悉市场需求 , 搭建转内销渠道 。 此外 , 直播带货、社群电商等电商新业态让商业营销从“人找货”变“货找人” , 质量优良的出口商品得以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

  在政策支持下 ,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设立外销产品专区 。 比如 , 淘宝特价版上线外贸频道 , 为平台上30万外贸工厂开辟专属销售渠道;京东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推出“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 , 助力外贸企业搭建线上销售体系 。

  为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 , 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比如 , 广州海关制定十二条措施助力出口产品转内销 , 支持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出口商品退回国内转内销;上海鼓励电商平台提供零佣金、流量扶持、保证金减免等优惠政策 , 积极举办线下特卖展销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