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硬糖|“听的”和“看的”有啥不一样,《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说学逗唱的哥哥们终于来了!”《德云斗笑社》开播当日 , 硬糖君身边几位“德云女孩”不约而同地发了欢快朋友圈 。 不到一个月 , 她们的画风又统一转变为“痛并快乐着”:虽然明天还要早起培训 , 但今天仍要坚持看完团综 。
如今综艺节目动辄2小时的时长 , 确实是让人又爱又恨 。 好在哪里有用户的“不得劲” , 哪里就有解决方案 。 近日 , 《德云斗笑社》音频版独家上线酷我畅听 , 观众终于等到了“解放眼球”“随时陪伴”的机会 。
娱乐硬糖|“听的”和“看的”有啥不一样,《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
文章图片
十几年前 , 人们用收音机听相声;五六年前 , 人们去小剧场等线下场所看相声;如今 , 可以全场景陪伴、多线程操作的音频 , 又成为人们生活的刚需 。 从“听”到“看”再到“听” , 回归传统的背后 , 是形式及内容上的剧变 。
以《德云斗笑社》为例 , 专门制作的视频节目音频版 , 与视频节目相比会有何不同?“听”团综和“看”团综 , 体验有啥不一样?
视频变音频 , 讨好耳朵是门技术活
“救命 , 看了几个视频怎么一晚上就过去了?”类似的抱怨在网上越来越多 。 长视频、短视频、中视频 , 五花八门的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同时 , 也在侵占着人们的时间 。
视频节目 , 尤其是综艺节目的时长被不断拉长 。 2小时起步是常态 , 3小时也不稀奇 , 再加上各类由几分钟短视频组成的花絮衍生 , “军训式看剧追综” , 早已从搞笑玩梗变成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 。
而现在的观看场景 , 很多时候本就是需要一个“背景音” 。 大众对视频类节目 , 特别是综艺节目的音频化有着强烈需求 。 但早已被各类文娱产品宠坏了的他们 , 对于视频转音频的要求可不仅是“声音化”这么简单 。
娱乐硬糖|“听的”和“看的”有啥不一样,《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
文章图片
视频内容通过画面、配乐乃至花字等多种手段的搭配 , 向观众输送信息 , 营造看点 。 例如各类选秀节目 , 选手们的表演之所以魅力四射 , 让人忍不住反复观看舞台 , 不仅与其唱功有关 , 更取决于舞美效果、选手现场表现等 。 如果直接将舞台转化为音频形式 , 视觉效果的缺席会让魅力值锐减 。
视听结合是最主流的认知途径 , 而当双渠道变为单一渠道 , 就要有更多信息增量才能让人们获得满足 。 即通过再创作使音频更符合收听习惯 , 为观众提供看视频时可能无法获得或易被忽略的信息 。
娱乐硬糖|“听的”和“看的”有啥不一样,《德云斗笑社》落户酷我畅听
文章图片
以目前的技术手段 , 不是所有视频品类都具备转化为音频的可能 , 综艺IP与音频更具备结合优势 , 尤其是相声、脱口秀这种“语言艺术” 。
音频版《德云斗笑社》可以作为综艺IP转音频的一个范例 。 它不是简单地将2小时的视频转化为2小时的音频 , 而是将其进行了精细化再创作:既有长版团综内容 , 也有短版独立话题 。
团综中一些为了引发共鸣而加入的reaction、特效音、罐头笑声等被去除 , 节目中的不同话题 , 如“如何看待恶评”、“谈相声这个职业”、“生活中的秘密”等被抽取出来 , 以子节目的形式独立成篇 。
另外 , 《德云斗笑社》的戏眼莫过于节目后半程 , 相声演员们经过重新现场组队、短时间创作后表演的相声段子 。 但视频出于增加互动效果、丰富人设等考量 , 往往会在一段完整的表演中加入观众、队友等人的反应 , 增添笑果之余未免会使相声表演本身变得零碎 。
音频版《德云斗笑社》通过再创作的方式 , 还原了完整相声表演 , 听众能更直观地感受演员的活儿好在哪里 。 一位德云女孩就告诉硬糖君 , 音频版能让她沉下心来专注于相声本身 , 与视频版形成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