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勇气|却不善自保, 三国最悲惨功臣,他其才能可比诸葛亮与司马懿,( 四 )


一身勇气|却不善自保, 三国最悲惨功臣,他其才能可比诸葛亮与司马懿,
文章图片
#邓艾#姜维#司马懿收藏
遇到司马懿 , 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 。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 , 邓艾在上计时 , 被太尉司马懿发现 。 司马懿即提拔他为太尉府的掾吏 , 不久又任命他为尚书郎 。 当时为了扩大垦地范围 , 多积稻谷 , 朝廷便派邓艾等到陈(今河南淮阳)、项(今河南沈丘)以东、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考察 。 邓艾工作极为踏实 , 又刻苦钻研 , 考察完后即写出一篇很著名的论文《济河论》 , 主张应多开河道 , 既可引水灌溉 , 又能漕运 , 他又建议以二万人在淮北屯男 , 以三万人在淮南屯田 , 另以四万人一边垦田 , 一边军训 。 其建议全被司马懿接受 , 让他担任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地区)太守 , 并令其组建一支规模较大、又较得力的军队 。 可以说 , 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 , 特别是后期 , 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 蜀将姜维率军攻魏 , 邓艾率部参与拒守 。 蜀军退后 , 魏军前线总指挥、征西将军郭淮准备从前线撤军 , 率军去攻打趁蜀军进攻之机而叛乱的羌人部落 。 但邓艾却认为敌军还未走远 , 有可能再回来 , 应留军在这里防守 。 郭淮便将邓艾留在北水 。 三天后 , 蜀军果然派廖化率一军在北水南岸 , 邓艾所在驻军的河对面安营扎寨 , 并砍伐木料准备架桥 。 邓艾即对诸将说:“现在蜀军回攻 , 我军人少 , 按兵法知识蜀军应过河快攻 , 而不必架桥 。 廖化在此驻营架桥皆是伪装 , 目的是想拖住我们 , 蜀军的主力一定是东向进攻兆城去了 。 ”兆城在北水北 , 距邓艾现驻地六十里 。 于是邓艾亲自带领部分军队 , 当天夜里便悄悄直达兆城 。 次日 , 姜维果然亲率蜀军主力来攻兆城 。 因邓艾早已做好充分准备 , 蜀军多次强攻失败 。 邓艾因此功被赐爵关内侯 , 加号讨虏将军 , 加讨寇将军 , 后又迁升城阳(治所在今诸城东北)太守 。
时逢北边匈奴的几个部落统一 , 不久又出现内叛 。 邓艾即建议应及时承认其内叛后的两个部落首领为王 , 各授名叫印章 , 又建议重视民族杂居地区的管理 , 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 这些皆被司马懿所接受 。 不久 , 司马懿即调其任汝南郡太守 。 邓艾在汝南上任后 , 即去寻找当年资助过他的那位老吏 。 老吏已死 , 邓艾即任命其子为上计吏 , 又给其母很多财物 , 以示报答 。 邓艾在此期间 , 大量吸引流民 , 开垦了很多荒地 , 成绩突出 。
不久 , 邓艾迁升兖州刺史 , 加振威将军 。 他看到有些地方宫不重视农业生产 , 专事交游请托 , 作风浮华不实 , 又上书建议说:“一个国家最当务之急不外有二 , 一是农业 , 一是战备 。 国家富裕了 , 军备才能强盛 , 才能战无不胜 。 而农业 , 是取得胜利的根本 。 孔子说过:‘粮食丰足 , 兵力才能丰足 。 ’粮食的重要性实在兵力之上 。 如果朝廷不设奖鼓励 , 那么下面百姓则不会用劲地去积储财富 。 今应设立奖赏 , 鼓励人们广积粮食 , 这样 , 就使得游说奔波及华而不实的风尚得以杜绝 。
自司马昭接手魏国政事、权倾朝野后 , 对于姜维这位屡次侵扰魏国边境的原魏人 , 司马昭向来颇为忌惮 , 以至于后来在魏国朝臣中竟有人提出派遣刺客入蜀行刺姜维之策 。 然而 , 就当义阳人邓艾在侯和彻底击退将姜维后 , 大喜过望的司马昭竟出人意料的提出了伐蜀的计划 。 于是 , 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 , 假节 , 兼任护东羌校尉 。 此时 , 魏军多数人认为姜维已经力竭 , 不可能再出兵北向 。 邓艾却不这样认为 。 他指出:“洮西的失败 , 可谓不小 , 军心溃败 , 仓库空虚 , 老百姓流离失所 , 几乎一败涂地 。 现在来看 , 敌人有乘胜追击的势头 。 而我方虚弱不堪 , 这是第一原因 。 敌人上下官兵级级相通 , 兵器锐利 。 而我方将领换了 , 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 , 武装器械也都陈旧 , 这是第二个原因 。 敌人乘船行进 , 而我们靠步行 , 敌逸我劳 , 这是第三个原因 。 狄道、陇西、南安、祁山 , 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 , 他们专心进攻一城 , 而我方则一分为四 。 这是第四个原因 。 从南安、陇西 , 要征用羌人的粮食 , 如果向祁山进军 , 麦浪千里 , 很容易搞到粮食 , 这是第五个原因 。 敌人也有狡诈的计谋 , 他们一定会来进攻的 。 ”分析了以上情况后 , 他断言姜维还会伺机进犯 , 加紧备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