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祖平|“南猴王”六龄童的葬礼:唐僧送最后一程,上千群众道别( 二 )


嗓子坏了不能唱 , 不能唱我就打 , 不能打我就演 , 六龄童非常坚决一定要走戏曲这条路 , 所以他决定主攻以身形动态取胜的猴戏 。
做出选择之后 , 六龄童便开始着手学习猴戏 , 可是入门却并不容易 , 绍剧中猴戏并不受到重视 , 因此作品也不多 , 所以六龄童几乎是拜师无门 。
本着没有师傅那就人人皆是师傅的道理 , 六龄童走遍了每个表演猴戏的戏院 , 一招一式地看 , 一点一滴地学 , 这样悄悄的“偷艺”算是他艰难的启蒙了 。
以猴为师 , 人猴合一起初六龄童是纯“偷艺” , 即纯粹模仿 , 因此大家看他练习的样子都嘲笑他是“鸭嘴巴磨尖 , 鸡都要贱哉” 。
如此难听的话没有让六龄童退缩 , 反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 学猴戏模仿固然重要 , 但是要想演好就得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演法和风格 。
虽然他想清楚了 , 但那段青黄不接的日子还是让他感到苦闷 , 六龄童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说:“我演头本《西游记》的时候 , 情状都十分可笑 。 ”
为了给自己的猴戏打广告创招牌 , 六龄童在那个年代最先开创了“中插广告” 。
一次 , 他在演完《济公传》之后 , 把五块连接好的木板从舞台上空降下 , 上面写着“请看《西游记》” 。
这个广告创意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新颖的 , 但后一日六龄童的表演却没有他的广告那般尽如人意 。
舞台上的他只会亮相和舞蹈 , 遇到考验演技的文戏的时候 , 六龄童就站在那表情呆板不知所措了 , 演出结束后 , 有观众说他就是一只小毛猴 。
这次演艺经历之后 , 六龄童越发的迷茫 , 他在心里无数次地问自己 , 这猴戏到底要怎么演才能演好呢?
都说旁观者清 , 六龄童没有陷在自己的怪圈里太久 , 他就去请教了算是他“猴戏”开蒙的盖叫天先生 。
盖叫天看着一脸疑惑的六龄童只说了一句话 , “形似不如神似” , 就是这一句话点醒了六龄童 , 他想 , 我学的是“猴戏” , 而“猴戏”演的不就是猴子本身吗 。
从盖叫天那里“取经”回来 , 六龄童把“形似不如神似”六个字深深刻进心底 , 他明白要想演好“猴戏” , 演好孙悟空 , 首先要掌握猴子的脾气秉性 , 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 。
所以这一次 , 六龄童不再出入戏院舞台 , 而是去到市井 , 看人打猴拳 , 看耍猴 , 观察人们的动作 , 以及耍猴人与猴子的互动 。
为了方便学习 , 六龄童干脆自己养了一只猴 , 拜猴子为师 , 从此以后他便与这只猴形影不离 , 带着它走南闯北 。
长期与真猴子的相处让六龄童摸索出猴子的喜怒哀乐 ,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将人猴化 , 在表演中达到人猴合一的境界 。
尤其是在扮演孙悟空的时候 , 孙悟空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 , 它是一只神猴 , 如何把自己、猴子、神三者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 是六龄童一直在探究的事情 。
在扮相上 , 孙悟空的整个脸谱用红、金、黑、白四种色彩构成 , 将过去的“桃形脸” 改成掌扇脸” , 周围贴金以显示仙气 。
在动作上 , 六龄童练一个眼神就要一年半载 , 面部肌肉同时抖动会引起极大不适 , 但是六龄童没有放弃 , 他走路练睡前练 , 一有时间就练 ,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猴王三打”成经典六龄童最终的探究成果都体现在他举世公认的代表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 , 在这个表演中六龄童用自己多年对猴的观察与自身的钻研 , 刻画了一个活灵活现 , 集人、猴、神与一身的孙悟空 。
上世纪 50 年代 , 绍剧复兴 , 六龄童的“猴戏”崛起 , 1957 年 , 六龄童的《三打白骨精》在浙江省戏曲汇演中摘取表演一等奖 。
1960 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将其拍摄成彩色影片 , 并由文化部统一安排于翌年的儿童节在全国公映 。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最优秀的神话彩色戏曲片之一 , 荣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 并发行 72 个国家和地区 , 风行海内外 。
六龄童的侄子章金云曾经说:“我们的电影是出口到国外换大米白面的” 。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看过六龄童的演出 , 郭沫若更是重复观看六次并给出极高的评价 。
《三打白骨精》在公演期间 , 不仅在戏曲界引起极大反响 , 连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也对它评价颇高 。
1957年 , 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把它带到了中南海 , 用《三打白骨精》这出戏来招待缅甸外宾 , 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这幕剧再一次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