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一路创新 笑傲舞台( 二 )

「北京晚报」一路创新 笑傲舞台。  创新总会带来争议 但绝不能停滞不前

  采访人员:你总是去做这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尝试 , 而创新也必然会带来争议 , 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 对此你是什么态度呢?

  史依弘:我从1993年就开始创新 , 创新是非常难的 , 创新必然会带来争议 , 肯定会有人喜欢 , 有人不太喜欢 , 这都很正常 。 像我们这出《新龙门客栈》 , 从剧场效果和观众反应来看 , 大多数人是喜欢的 , 是觉得好看的 。 演出结束的时候我们赢得了满堂彩 , 气氛超出了我的想象 , 这是让人欣慰的 。 无论是从演员角度还是制作人角度 , 我都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 一个新戏出来 ,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 我们尽力了 , 认真交出了一份答卷 。

  采访人员: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你一直去做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尝试呢?又是如何承担随之而来的各种压力呢?

「北京晚报」一路创新 笑傲舞台。  史依弘:年少时 , 荣誉来得太早 , 心中没有足够的准备 , 22岁获得梅花奖 , 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 更令我感到不安和恐慌 ,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 怎么就拿了奖了 , 成了一级演员了?那个时候也有人对我的声音、文戏有所批评 , 所以我就开始补各种课 , 读书、上声乐课、学表演、学昆曲 , 刀马旦也学 , 花旦也学 , 学传统戏 , 也学现代戏……我真的下了很大功夫 。 从武旦到青衣 , 太难了!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 , 被人叫做艺术家 , 那我会觉得很不安 , 演员怎么可能停滞不前 , 抱着一出戏就吃到老?我胆子大 , 没有什么条条框框 , 没有什么禁锢 。 我从六岁开始学习武术 , 十岁开始学习京剧 , 学习武旦 , 这些都对技术要求很高 , 就跟杂技演员一样 , 不能失手 。 但舞台上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 所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会经历很多 , 老师教我一点点克服过去 , 这样心理素质就会非常稳定 。 到了三十五六岁以后 , 才慢慢悟到舞台是怎么一回事儿 , 明白该怎么把观众慢慢引领导到你的世界来 。 这几年我特别想做些作品出来 , 因为这几年正是能唱能演的时候 , 各方面都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 判断力也一点点积累出来了 。 我比较想做表现独立思想女性的作品 , 期待遇到合适的剧本 。

  感恩时代和机遇 探索京剧的未来

  采访人员:京剧艺术受到各种新生事物的冲击 , 整体市场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 。 但我看你的演出票房总是很好 , 上海大剧院两千多人的观众席都爆满 , 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票房也都很火 , 观众反响很热烈 。

  史依弘:很多年以前观众还都没有习惯买票看戏 , 我曾经经历过拉开大幕 , 台下只有两三成观众 , 那个时候会觉得特别悲哀 。 当你想脚踏实地 , 却没有人理你的时候 , 能够咬着牙挺过来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 我当初就是这么咬牙挺过来的 。 不过这些年 , 观众开始越来越多了 , 也越来越清醒了 。 因为观众文化素质整体提升了 , 大家看了太多的东西 , 看完以后 , 觉得中国京剧还真的很有魅力 , 于是就想回剧场来再看一看 。 如果这个时候给他们看到一部好戏 , 那他们一下子就会被吸引 。 如果有更多的好戏 , 带来更多的观众 , 这个事业就会慢慢好起来 。

  采访人员:你认为如今的环境对于京剧来说怎么样?

  史依弘:观众对传统艺术的需求开始回归了 , 他们想看戏 , 想看到好戏 , 想了解京剧 , 这样的变化也会督促我们努力加油 。 我很感谢时代和机遇 , 也感谢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 我们这代人是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 如果我们这代人也都在“温水煮青蛙” , 那么后面的人连希望都看不到了 。 如果他们看到我们这代人还在拼命 , 还在努力 , 还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 这样他们还能看到希望 , 还能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