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禁令已发,大数据杀熟行为即将迎来“终结时刻”,央视批评


前瞻网|禁令已发,大数据杀熟行为即将迎来“终结时刻”,央视批评
文章图片
来源|NBS新品略(ID:nbsbrand)
作者|吴文武
题图/图源:摄图网
大数据杀熟行为即将迎来&ldquo终结时刻&rdquo 。
在大数据时代 , 数据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份密码 , 可在不少平台企业看来 , 却成为了其划分客户经济实力的标准 , 乃至是区别性定价的依据 , 这就有了大数据杀熟 。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 , 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 。
前瞻网|禁令已发,大数据杀熟行为即将迎来“终结时刻”,央视批评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例如 , 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用户同样里程打车费用不同 , 老用户在某APP上预定酒店价格比&ldquo新手&rdquo贵 , 同样的航班价格仅在几分钟之间 , 价格就从1500元变成了1700元 。 不同的手机号搜索显示的价格大不相同&hellip&hellip等等 。
央视财经在9月15日的新闻报道中点名在线旅游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 报道提到在线旅游平台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 。
大数据杀熟问题今天登上微博热搜 , 更重要的是 ,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规定明确了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
这也就意味着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
有不少网友欢呼评论:终于等到你!更有网友评论更彻底:大数据杀熟行为 , 这次彻底凉凉了!
大数据杀熟现象存在已久 , 被推进大众视野和舆论旋涡是在2018年 , 还被当选为当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
人民网在今年3月发布的315系列观察文章中提到&ldquo大数据杀熟&rdquo遭诟病 , 监管立法亟待完善 , 直接点评:不知不觉中 , 本该造福于民的大数据技术 , 似乎逐渐沦为部分互联网企业杀熟宰客的帮凶 。
由此可见大数据杀熟成为行业诟病 , 但其背后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 。
根据某知名在线旅游平台在2018年面对大数据杀熟质疑时 , 不仅官方否认大数据杀熟 , 还表示数据和算法提供不同的定价策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 。
【前瞻网|禁令已发,大数据杀熟行为即将迎来“终结时刻”,央视批评】旅游刊曾在发布一篇题为《为什么携程大数据&ldquo杀熟&rdquo的套路屡屡不改》的文章中报道 , 有业内人士揭露:通过大数据杀熟 , 电商平台的收入能提高20% 。
深挖大数据杀熟的背后更是存在一套商业逻辑 , 按消费者画像 , 最大限度获取交易中的&ldquo消费剩余&rdquo , 是价格歧视也就是大数据杀熟的根本原因 。
根据北京消协在2019年3月进行的一项&ldquo大数据杀熟&rdquo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 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存在 , 有五成被调查者表示曾遭遇&ldquo大数据杀熟&rdquo 。
如果依据法律条款来看 , 大数据杀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和用户隐私的侵犯 。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 大数据杀熟就是&ldquo价格歧视&rdquo , 其本质是资本利用大数据工具实现的价格歧视 , 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 , 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
从行业分布来看 , 目前 , 住宿、出行、票务、电商购物等领域或多或少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案例 。
但大数据杀熟问题在在线旅游服务行业的表现则最为突出 , 这也就是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上述规定的原因所在 。
根据上述规定 ,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为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的旅游活动提供交易机会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 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 , 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