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阿里妈妈双11的新策略( 二 )


换句话说 , 万相台通过全域智能投放 , 将营销变繁为简 , 提供所有商家0门槛使用;还通过拉新快、上新快、货品加速等30个经营场景 , 有效承接商家需求 。 双11期间能平均为商家提升20%的经营效率 。
从营销到经营 , 不同层级的商家如何去转变?
在市场发展的初期 , 营销的本质是流通 , 对于流通而言 , 核心是流通效率和交易成本 。
2009年 , 天猫还叫淘宝商城 , 双11还是光棍节 , 参加品牌仅27家 , 促销的方式为全场五折包邮 。 尽管促销目的是清库存 , 但5200万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网上还能这么卖货 。 当时双11还不是一个营销节点 , 但通过五折包邮的促销 , 流通效率被提升 , 本质上实现了营销一样的效果 。 随后几年 , 尾款人从下单到拿货的时间被不断缩短 , 物流提速每一年都刷新着成绩 , 这背后其实也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
但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主题 。 当市场逐渐饱和 , 变化为一个成熟的市场 , 营销的底层逻辑也开始往经营靠拢 , 纯粹的流通不再奏效 , 经营的核心从品牌、产品 , 迁移到“人” , 是发现、引导、管理消费者的需求 。 这需要商家首先转变经营思维 , 接受这种变化 。
商家面对的用户不再是模糊的个体 , 而是在发现、种草、互动、行动一系列消费行为中活跃着的分子 。
当运用数字化的指标来进行消费者运营 , 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基本能力 , 商家开始要求平台提供一个实战性的路径来指导经营 。
今年双11 , 阿里妈妈对商家进行了细致的分层 。
头部商家参与“数智经营王者引领计划”可以在双11获得稀缺资源 , 并得到额外千万红包和超过1亿的流量反哺;潜力商家参与“锋芒计划” , 有机会瓜分10亿现金红包补贴 , 参与定制化区域服务、后续的商家私享会;首次投放的新商家 , 则能获得长达30天的冷启动精准流量扶持 , 覆盖手机淘宝搜索、信息流、互动等多个场景 。
从商家层面 , 能明显感受到 , 平台对商家 , 尤其是中小商家 , 更加普惠 。 阿里妈妈发布双11作战大图可以看出 , 平台是对不同的商家进行分层运营 , 覆盖双11参与商家及其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 商家重心可以是复购、拉新、曝光 , 也可以是追求销量 , 不同行业和品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 商家在平台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运营方式 , 并通过红包补贴、流量扶持 , 得到确定性的生意 。
而除了淘宝、天猫等主站以外 , 闲鱼、优酷、高德、UC等阿里系平台 , 以及淘外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 , 背后都有庞大的淘宝客为商家做分销 。 今年 , 淘宝联盟双11还会加码超10亿佣金补贴 。 预售期的“超3亿补贴”计划 , 对所有参加淘宝联盟的预售商品开展特别补贴 , 淘宝客预售期渠道推广最高收益可涨至160% 。 正式期推出“佣金翻倍”计划 , 7亿佣金加码 , 参与商家最高可叠加商品价格5%的佣金补贴 。
从经营视角出发 , 阿里妈妈发布38天经营成长计划
从原本的直通车、钻展、超级推荐 , 到推出全新的万相台 。 工具的变化 , 背后往往意味着平台策略的转换 。 选择在双11前推出万相台 , 是为了给大小商家们传递信息:评判一场经营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 , 不应该继续停留在用最小的资金投入 , 换取单次的销量增长了 。
降低用户获取的成本、提高用户的终身价值 , 拿到持续的利润 , 是最新的目标 。
在商家多平台经营的大环境下 , 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变得多元 , 流量更为分散 , 商家只有精细化运营 , 才能建立起深刻的消费者心智 , 有新客不断进来 , 有老客持续贡献收入 , 这是最佳的一个状态 。 全生命周期和会员价值这两个指标 , 因而得到重视 。
万相台操作后台
淘宝店“宝舜美食”是家10年老店 , 陈美华既是老板 , 又兼任运营、客服和摄影 。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 , 陈老板基本不看生意参谋——“真正想买你家东西的客人不会问东问西 , 那些不愿意买的人 , 说破嘴皮也没有用 。 ”但是店铺的流水却不少 , 店铺有20多万粉丝 , 复购率高达60% , 老客带来新客 。 店铺90%的流量都是免费的自然流量 。 剩余的 , 陈美华每天花500元在“极速推” , 也能带来部分客流 。
这是一个典型的客户人群运营的成功案例 。 过去 , 即便是钻展、直通车或是淘宝客 , 投放也只是在解决一款商品的流量问题 。 商家很难主动去思考一次花钱投放的意义和价值:带来的是新客、回头客 , 还是打爆了一款商品 。 但现在 , 经营提升才是每个品牌要面对的 。 从货品力、货品运营 , 到消费者规模 , 消费者层次 , 消费者提升 , 再到面向市场的洞察能力 , 这些细致的经营很难靠单纯的人力去监测 , 那样太低效了 , 经营工具的必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