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精选|观点丨刘元春:新发展格局:主动作为的“中国选择”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晨报精选|观点丨刘元春:新发展格局:主动作为的“中国选择”
文章图片
形势越困难 , 越要扩大开放
“5G信号已覆盖”的提示牌 , 如今在贵州省许多城市的街巷随处可见 。 当地计划用3年时间 , 建成6万个5G基站 , 实现规模商用和县城主城区全覆盖 。 对内 , 通过深耕“数字蓝海” , 贵州省走出一条后发地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新路 。
6月 , 装载日用品货物的集装箱从贵阳市出发 , 沿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白俄罗斯 。 相比传统物流路线 , 可节约一半时间 。 对外 , 贵州省已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 连结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门户 。
窥一斑而知全豹 。 贵州省的发展之路 , 指向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再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这一概念不断清晰、不断完善 。
“具体说来 , 就是未来发展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立足点 , 以国内经济循环基本面的健康为核心 , 同时立足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 促进国内国际经济互补 。 ”刘元春解释 。
“国内大循环”这一概念乍听有些陌生 。 事实上 , 在我国经济发展各个阶段 , 国内大循环始终存在 。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 市场经济条件下 , 任何一个大国经济体的发展 , 都是由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构建的 。 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 , 以国际循环还是国内循环为主体 , 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 ”刘元春说 。
从当前国内外形势判断 , 国际循环的发展动力日渐减弱 , 而国内大循环提质增效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 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须将发展主体转移到国内大循环上来 。
同时 , 应辩证看待两个循环之间的关系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 。 今年以来 , “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运送货物同比增长41%;《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次“瘦身”……一系列动作表明 ,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 , 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并未停歇 , 大门越开越大 。
刘元春强调:“本质上 , 国内大循环也是开放的 , 同样需要跨国公司、外国资本、外国人才的积极参与 。 形势越困难 , 越要扩大开放 。 ”
主动作为而非被动选择
无人零售车、VR试衣镜、智能仿真机器人……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 , 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 , 为与会者带来新鲜的服务体验 , 展示出未来智能生活的便利 。
此次服贸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我国举办的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 。 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 , 服贸会不仅是展示自身竞争力的平台 , 更是寻求合作共赢的窗口 。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 。 自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格局 。 此次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 与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形势密不可分 。
“一个很重要的国际大背景是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 世界经济步入新阶段 。 经济增长长期停滞 ,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 。 ”刘元春说 , 今年以来 , 疫情冲击造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调整 。 全球经济步入动荡变革期 , 导致国际循环动力明显减弱 。
与此同时 , 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历程 , 为我国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
“从供给层面看 , 经过多年发展 , 我国已经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 ,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 ”刘元春分析 , 从消费层面看 , 我国拥有超大市场规模 。 “这次疫情期间 , 我们看到 , 我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胜利后 , 经济复苏势头总体向好 。 这就说明 , 我们具有实现以国内经济为主的供求自我循环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