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三高”之后 融创中国将何去何从?

作者:蔚芮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模式|“三高”之后 融创中国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人过胖了有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企业“过胖了”也“三高”:“负债高、风险高、压力高” , 作为知名地产企业 , 融创目前就存在“三高”问题 。
2020年8月 , 在融创中国(01918.HK)上市十周年的中期业绩会上 ,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说了句实话:“现在是土地市场风险最大的时候 , 开发商手中有钱 , 老百姓手中没钱 , 土地拍的贵 , 房价压力挺大的 。 ”
孙宏斌表示 , 2020年 , 融创中国重点做三件事儿:调融资结构;降融资成本和负债率;谨慎拿地 。
因为从以往“增肥”“飙车”猛进改到主动“减肥”降速 , 这看起来熟悉而又简单的事情执行起来难度有点大 , 稍一不留神 , 身体就会面临失控 。
融创中国的房地产“飙车”游戏
说融创中国就要提浓眉大眼的孙宏斌 , 提到孙宏斌就不得不提顺驰以及“飙车”游戏 。
孙宏斌的第一次“飙车”是在顺驰 。
在顺驰这家房地产企业 , 孙宏斌创造了“现金到现金”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拼速度、拼价格 。 先用较低的自有资金启动项目 , 随后立即进行土地开发 , 用销售回款来支撑后期建设 , 再用项目盈利作为新的自有资金启动新项目 。
这种模式缩短了地产业的开发周期 , 通过这种模式顺驰曾在一年的同一时间向十几个城市扩张 , 拿地近千万平方米 。
不过孙宏斌没有笑到最后 , 孙宏斌为他所创造的“顺驰模式”付出了代价 。
2006年 , 创立12年之久的顺驰55%的控股权以“超低价”12.8亿元转手香港路劲基建 。
随后 , 2004年成立的融创中国开始接替顺驰成为孙宏斌的第二个创业公司 。
在同样的创始人带领下 , 融创中国的诞生就带有顺驰熟悉的味道 , 那就是喜欢“飙车” , 且乐此不彼——作为地产界的“狂人“ , 孙宏斌的特点及标签就是高周转 , 买买买 , 当年顺驰这样 , 如今的融创中国依旧是这样 。
据媒体报道 , 2014-2019年六年间 , 被孙宏斌先后列入购买清单中的并购标的包括但不限于绿城中国、佳兆业、雨润、融科智地、乐视、万达、泛海控股、新湖中宝、环球世纪和时代环球等企业的股权或项目 。
并且 , 近期市场有传闻 , 长实集团(01113. HK)有意出售北京及上海两处物业 , 价值500亿元 , 融创中国则有意承接 。 后来长实集团进行澄清 , 称“感兴趣并不等于要出售” 。
当然 , 高周转的模式成就了今天的融创中国 。
公开资料显示 , 通过并购 , 融创中国迅速地扩充了土储规模 , 实现弯道超车 。 五年时间规模翻了7.57倍 , 挺进了中国房地产行业TOP10 , 名列第四 。 2015-2019年 , 5年的时间里 , 融创中国的营业收入从230亿元增长到了1693亿元 , 归母净利润由32.98亿元增长到260.28亿元 , 然而 , 融创中国的“飙车”也让其后遗症凸显 。

模式|“三高”之后 融创中国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融创中国年报)
融创中国后遗症:“三高”问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F. Drucker曾经说:“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 , 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 , 很少例外 。 合理的成长目标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 , 而不只是一个体积目标 。 ”
融创中国同样如此 。
2015-2019年 , 融创中国的销售金额实现快速增长 , 从2015年的731.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556.3亿元 , 增长了7倍之多 。

模式|“三高”之后 融创中国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克而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