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 二 )
有意思的是 , 陕西何家村唐代窑藏和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出土了具有相似造型和装饰的金杯 , 纹样有所不同 , 在此次展览中做了对照呈现 。
扬州是唐代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 , “黑石号”沉船出水江心镜是目前所见唯一有明确纪年并能与文献记载吻合的实物证据 , 所铸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明确了此镜即为扬州朝贡之“江心镜” 。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 , 唐青花、江心镜、白釉绿彩器、精美金银器 , 这些独一无二的珍贵品类 , 对喜爱中国文物的观众来说意义非凡 。 展览还荟萃了何家村窑藏、巩义窑唐青花、长沙窑外销瓷、扬州和青龙镇等地各类考古出土品 , 以丰富观众对9世纪唐代社会生活以及海上贸易的全景认识 。
陈威仁则希望借助与中国博物馆文物同台亮相 , “着重探讨唐代沉船珍藏与近年来在上海市内唐代港口城镇青龙镇遗址出土文物之间的关联 。 ”他说 , 上海与新加坡一样 , 开埠历史悠久 , 同为亚洲开放的对外贸易枢纽和港口城市 。 上海青浦区白鹤镇近年青龙镇遗址的考古发现 , 其出土的长沙窑瓷器与“黑石号”出水文物几近相同 , 足以证明上海千年古港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
疫情之下 , 彰显博物馆之间的联合力量
这一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应对疫情影响恢复开放之后 , 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展览 。 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刘燕玲认为 , 展览是两国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依旧保持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例证 , 尤其今年是新中建交30周年 , 展览的意义更为重大 。
2018年 , 在新加坡举行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 , 此次展览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外交项目被首次提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展览原定于今年4月举行 , 因疫情四度调整计划 , 直至今天才得以如愿举办 。 “在全球疫情严峻的形势下 , 正是坚持博物馆之间的联合力量 , 同时得益于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的全面合作新机制 , 才促成展览的顺利开幕 。 ”杨志刚说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 因交流而互惠互鉴 , 因互鉴而共荣发展 。 杨志刚说 , 必须指出的是 , “黑石号”沉船的打捞出水及货品分配 , 并不符合国际文物保护的基本准则 。 通过“黑石号”沉船这一个案 , 也希望进一步梳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 形成广泛共识 , 反对一切对文化遗产进行非科学操作和商业性打捞的行为 , 借助展览进一步唤醒公众意识 , 共同推进利在久远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
【光明日报|“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首次重归故里】展览于9月15日免费对外开放 , 并持续至2021年1月10日 。
- 光明日报|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 光明日报|给数据要素市场一定的试错空间
- 光明日报|中国玉米亩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 光明日报|教育优先发展让“格桑花们”上学不再难
- 光明日报|弥补短板增强刚性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审议
- 光明日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
- 光明网-《光明日报》|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你关心的问题专家答
- 【光明网-《光明日报》】风云卫星50年记
- 光明日报微信公号|没参加学校大扫除被面谈,家长太难了
- 光明日报客户端|白发大爷怒斥男子不让座,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