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追记中国“雷射陀螺奠基者”高伯龙:大国重器的“点睛人
中新社长沙9月13日电(作者 李纯 贾朝星)“真正的爱国应该是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利益密切结合”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生前曾有此言 。 这位中国的“雷射陀螺奠基者”带领团队科研攻关20余载 , 让中国拥有了独立制造雷射陀螺的能力 。
雷射陀螺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 , 也是武器装备精确定位、精确控制、精确打击的核心技术保障 。 为中国的航母、飞弹、潜艇等大国重器点上“火眼金睛”之人便是高伯龙 。
1951年 , 高伯龙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 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 。 1954年 , 他被调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 开始在“哈军工”任教 , 从此与部队结缘 。 这一年 , 高伯龙26岁 。
1970年 , 高伯龙随校迁至长沙 。 一年後 , 钱学森将写有雷射陀螺大致原理的两张纸交给学校 , 即後人所称的“钱学森密码” 。 1975年 , 根据学校安排 , 高伯龙离开钟爱的理论物理行当 , 进入雷射陀螺研制团队 。 这一年 , 高伯龙47岁 。
彼时科研的难题是如何选择雷射陀螺的发展道路 。 通过大量计算 , 高伯龙反推出雷射陀螺的若干关键理论认识与结论 , 提出中国独有的研制方案 , 为雷射陀螺的研发指明路径 。
据资料记载 , 忆起清华同窗高伯龙 ,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称他“物理概念非常之清楚”;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评价说 , 高伯龙在班上“水平是最高的” 。
国防科技大学某系主任罗晖认为 , 正是凭藉深厚的数理功底 , 高伯龙首先对雷射陀螺的误差因素进行理论分析 , 才能在客观条件限制下确立更为可行的研发道路 。
方向既定 , 科研团队逐项开展技术攻关 , 攀登起雷射陀螺研制的“高峰” 。 其中最难攻克的“关口”在於鉴别、选用光学薄膜 , 这是当时雷射陀螺研发迟滞不前的症结 。
上世纪70年代 , 中国的国产膜片技术处在起步阶段 , 尚无鉴定仪器和检测标准 。 钻研原理并结合大量实验 , 高伯龙设计出第一台雷射DF透反仪 , 为雷射陀螺的进一步研制开出“对症药” 。 时至今日 , 该型仪器仍是镀膜工艺的重要设备 。
科研攻关20年 , 高伯龙的“攀山路”充满起伏 。 由於美国三家公司纷纷下马同类型雷射陀螺项目 , 当1984年实验室样机通过鉴定时 , 中国国内仍对研究方向存在质疑 。 1993年 , 工程化样机在鉴定过程中突遇问题 , 雷射陀螺研制险遭终结 。
- 『老谭世界百态』西方不说话了,中国战胜新冠投入了多少资金?专家说出一组数字
- 中国网科技@撤出液晶面板生产,三星将关闭两座工厂
-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蛟龙600需加快研制,西昌大火表明中国急缺灭火飞机
- 『强国兵器』中方协同美方开发AI工具,英国人:只有中国能做到,抗疫强力辅助
- #即科技#107国赞同票作废!,想“加入”联合国?中国使用一票否决
- 【台海网】美官员攻击中国成瘾!华春莹强势回应:这锅你甩不掉
- 「万域」晨光文具陈湖雄:造一支中国人自己的好笔
- 「晓卫双」泰国转身就卖给了美国?官方终于出面回应,中国捐的口罩刚落地
- 即科技■决定权掌握在中国手,?联合国五常将变六常?此国获美俄一致力挺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