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焚书或为雷声大雨点小,而坑儒事件则有很多可疑之处( 二 )


世谓秦始皇焚书 ,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 , 其他书皆绝 , 秦朝宫室储藏者 , 项羽又火焚之 , 所以《诗》《书》《春秋》《论语》等都绝迹了 。 但是 , 汉代以后 , 除《尚书》有古今本外 , 《诗》《春秋》《论语》及先秦的诸子著作如《老子》《庄子》《荀子》《列子》《管子》等一一俱全 。
焚书
可以推知 , 当秦始皇颁发诏书时曾经刮起一阵焚书怪风 , 之后就逐渐停熄了 。 司马迁说:“斯知六艺之归 。 ”李斯自言:“放弃诗书 , 祖伊所以惧也 。 ”况且制订秦朝政策 , 又多采纳古代精华 , 李斯对《诗》《书》这样珍爱 , 怎能忍心把《诗》《书》烧掉呢?说明焚书非斯所愿 。
所以焚书是雷声大 , 雨点小 , 秦始皇不深究 , 也就过去了 。 《通志略·校雠略》也说 , 秦焚书“一时间事耳” 。 这时 , “丞相诸大臣皆”倚辨于上 , 李斯议焚书 , 是“倚辨于上”的具体表现 。 是为秦始皇所迫而说的 。 李斯向秦二世上书言功 , 举了很多事例 , 唯独没有焚书 , 也可推知李斯对焚书的态度 。
坑儒事件
1、“坑儒”事件的始末
晚年的秦始皇 , 因为惧怕死亡 , 他的主要心思 , 都放在追求长生不老上 。 在古代中国 , 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 提炼仙丹仙药的人 , 被称为方士 。 他们在思想流派上与道家息息相关 。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8年) , 秦始皇第二次巡游天下 , 抵达琅琊台(今山东胶南) 。 琅琊台的碧波蓝天 , 奇山妙境 , 使第一次见到大海的秦始皇大为兴奋 。 他在琅琊台整整住了三个月 , 快活得不想离开 。 他在琅琊刻石记功 , 修筑别馆 , 移民三万户来这里定居 , 减免他们的赋税 , 相当于将琅琊台作为自己的汤沐地 , 新建了一座供自己休养的城市 。
在琅琊台 , 秦始皇第一次见到了方士徐福 。 徐福告诉秦始皇 , “言海中有三神山 , 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 仙人居之 。 请得斋戒 , 与童男女求之 。 ”秦始皇大为心动 , 接受徐福的建议 , 遣派童男童女数千人 , 随同徐福一道入海求仙 。 秦代方士的兴盛 , 由此开了头 。
从此以后 , 迎合秦始皇的喜好 , 大量的方士被召集到咸阳来 , 在秦始皇的身边进进出出 , 数量有三百人以上 。 侯生和卢生是有名的方士 , 他们受秦始皇礼遇厚赏 , 四处为秦始皇寻求不老的仙药 。
【爱历史】焚书或为雷声大雨点小,而坑儒事件则有很多可疑之处
文章图片
秦始皇
仙药哪里找得到?找不到仙药的理由却找得到 。 找不到仙药的卢生等人对秦始皇说:“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 , 类物有害之者 。 方中 , 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 , 恶鬼辟 , 真人至 。 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 , 则害于神 。 真人者 , 入水不濡 , 入火不爇 , 陵云气 , 与天地久长 。 今上治天下 , 未能恬倓 。 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 , 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 ”
秦始皇求药心切 , 真信进去了 。 他宣布说 , “吾慕真人 , 自谓‘真人’ , 不称‘朕’ 。 ”“朕”是皇帝专用的自称 , 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制定的法定称谓 。 “真人” , 是道家方士对仙人的称谓 。 在秦始皇晚年的心境里 , 生命比权力更紧要 , 神仙比皇帝更迷人 , 他的行踪 , 从此成为绝密 , 有敢泄漏者 , 以死罪论处 。
秦始皇是严厉认真的人 , 他按你卢生的话办了 , 你卢生的话可信不可信 , 真人来不来得了 , 仙药找不找得到 , 就得拿话来说 , 要你兑现了 。 秦是法制国家 , 重视实践实效 , 对待奇物方士 , “不得兼方 , 不验 , 辄死” 。 该法规定 , 凡有方术特技 , 不得模棱两可 , 经检验不灵验者 , 以死罪论处 。
卢生等一帮方士们 , 实在是有些玩不转了 , 于是串通起来 , 一齐大逃亡 。 秦始皇大怒 , 将此案交由御史台追究刑事责任 。 在追查审讯的过程中 , 在咸阳的各种方士奇技者、部分言论文学者都被牵连进去 , 最后的结果 , 判定其中四百六十余人有罪 , 被活埋于咸阳东郊 。
这件事情 ,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的来龙去脉 。
2、秦始皇真的坑杀过儒生?
坑儒这件事情 , 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 两千年来 , 我们相信这件事情 , 把这件事情看成暴君秦始皇的标志性罪行之一 。 但是 , 从现有史料没有发现秦始皇反儒的确切证据 。
他在追查扶苏的案件时深入到坑儒事件当中 , 经过仔细的查阅寻访后 , 对这桩事件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 怀疑《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不是真实的历史 , 而是后人的编造 。 由于这件事情不仅在秦始皇的一生中 , 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