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聚焰生物质能源科技成功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二 )


敢想敢干 , 放飞梦想一路前行
致力于环保事业 , 让绿水青山长留还碧水蓝天是沈显华同志创业的初心 。
"爱出者爱返 , 福往者福来" 。 这一段在南京从事生物质燃料销售及锅炉改造工作的经历 , 至今还难以释怀 , 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也为他今后回乡创业 , 创办公司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 2014年5月 , 沈显华投资1100万元成立了芜湖华阳生物质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要从事销售生物质能源加工设备 。 创业之初 , 大小事情沈显华自己带头去干 , 建厂房、盖办公楼、建仓库、通水电 ,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 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 , 公司运转慢慢地有了起色 , 生产、经营、销售等都渐渐地步入了正轨 。
勇于创新 , 助推环保新能源
创新来自于灵感 , 创新的直接动力 , 是爆发于心灵深处的一种渴望 , 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 。 沈显华在销售生物质能源加工设备的同时 , 看到本地农户普遍把农作物秸秆当作废物焚烧 。 回顾在南京所掌握的生物质燃料销售知识 , 他感觉到有潜力可挖 , 又萌生出新的希望 , 怎么样把农作物秸秆变成清洁质能源 , 让废弃秸秆找到新的出路 , 为自己的故乡乃至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一份自己的努力? 2015年3月 , 他和妻子一道在芜湖县六郎镇投资创办了全县第一个秸秆综合利用基地——芜湖聚焰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建成后 , 立即"招兵买马" , 帮助当地65位农民和2名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 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600人以上 。 公司创建的第一年 , 在芜湖县六郎镇各村完成秋季秸秆打捆万余亩、离田秸秆5000余吨 , 为秸秆禁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 , 变废为宝 ,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绿色、循环和再利用 , 还家乡一片净水蓝天 。
三驾马车 , 助力家乡发展
为了将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成为一体化、完整性的产业 , 2016年 , 沈显华又联合六郎镇部分村的农业大户 , 发起成立了芜湖县华阳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和芜湖县华阳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 。 沈显华和他的聚焰公司拥有了全省唯一一家集秸秆打捆、离田、回收、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与一体的"三驾马车"态势 。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 , 变废为宝 , 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 夏秋之季 , 在完成本地的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任务之后 , 合作社还利用农作物收获季节时间差 , 及时组织社员前往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蒙城等地进行跨区作业 , 帮助当地政府进行秸秆打捆、离田 , 为社员增收 , 为环保工作献力 , 为当地政府解愁 ,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 物尽其用 。
次年 , 公司又投资建设了芜湖市第一家标准化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农机示范大院) 。 农事服务中心(农机示范大院)的建成 , 不仅为合作社社员切实解决了停机难、维修难、降低了农业机械腐蚀等实际问题 , 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 2017年 , 华阳合作社被评为"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 , 被芜湖市农业委员会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 。
建立利益共同体 , 实现三方共赢
2019年4月 , 由聚焰公司与华阳合作社联合发起牵头成立了"芜湖秸秆产业化联合体" , 把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大户、农机手、困难户小能人等组织起来 , 建立利益共同体 , 其成员达到三十多个 , 实行划定服务面积实行分片包干 , 与当地镇村秸秆禁烧任务紧密挂钩 , 整合打捆技术力量 , 最大限度地做到秸秆应收尽收 , 争取项目走"互联网+智慧农业"之路 , 形成秸秆作业过程全覆盖 。 按照"风险共担 , 利益均摊"和"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 , 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融合模式 , 即合作社负责组织收集农户的农作物秸秆 , 出售给聚焰企业 , 聚焰公司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