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TMT网|揭开了共享经济用工模式的弊病,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


蓝鲸TMT网|揭开了共享经济用工模式的弊病,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
文章图片
日前 , 《人物》杂志一篇题为《外卖骑手 , 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在社交网络刷屏 。 文章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指出 , 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 , 外卖骑手不顾个人安危与时间和死神赛跑 , 不仅引发人们对外卖平台算法的思考 , 也让人重新审视外卖等平台的用工模式 。
其实 , 不只是外卖平台 ,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 , 包括外卖平台在内的共享经济平台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企业的雇佣关系 , 即不直接聘用在线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劳动者 。
在这一模式下 , 平台的服务人员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 , 其社会保障普遍不足 , 亟待进一步加强 。 而如果将这部分服务人员转换为正式员工 , 共享经济平台又恐怕难以承受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 , 揭开了共享经济用工模式的弊病 。 新的共享经济用工模式亟需探索 , 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依靠外卖骑手等群体 , 共享经济平台成为巨头
近年来 , 外卖、网约车等共享经济平台快速崛起 。 不过 , 与传统互联网巨头不同的是 , 这些新晋崛起的巨头主要在线下场景提供服务 , 因而需要大量线下服务人员支持 。 比如 , 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必须依靠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 , 才能将服务触达给用户 。
对这些共享经济平台而言 , 骑手、司机是完成业务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反过来 , 对骑手和司机这个群体而言 , 共享经济平台则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 , 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
闪送副总裁杜尚骉在接受蓝鲸TMT专访时就表示 , 其实大家的需求是一直都存在的 , 但为何在原来的环境下没有人能够提供服务?因为原来服务的需求方和提供方之间沟通的成本太高 , 而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 , 线上的沟通成本几乎为0 , 可以快速地促进信息的传递 。
虽是一家线上平台 , 但闪送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下 , 依靠线下的100万配送员 , 在全国222座城市展开服务 。 具有相似情况的 , 还有滴滴、美团、饿了么这些平台 。
滴滴出行CEO程维表示 , 其平台上拥有超过千万的网约车司机、代驾师傅、共享单车运维工作者 。 根据美团最新发布的财报 , 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达到295.2万人 , 其中新增骑手达到138.6万人 。 饿了么方面则透露 , 该平台的骑手达到300万人 。
正是在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支撑下 , 这些共享经济平台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 , 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 , 进而成长为新的互联网巨头、拥有上千亿美元的估值或市值 。
对于共享经济平台的用工模式 , 用友薪福社社会化用工研究院院长杨锴在接受蓝鲸TMT采访时表示 ,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 , 为人与组织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分离提供技术支撑 , 并引发了传统人力资源雇佣方式中的工作岗位开始解构 。 ”
杨锴指出 , 企业出于快速应对市场竞争和新的业务模式需要 , 寻求更加敏捷、灵活的组织方式和雇佣模式 , 通过对岗位的解构将部分工作交由工作市场中的劳动者来完成 , 从而获取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信息、技术、专业、顾客、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 。
他认为 , 这样的用工方式既可以解决企业规模扩张需求 , 又不会引发用工成本显著增长 , 能够应对企业弹性化的工作需求并且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 可以满足企业对低成本完成工作内容以及使用高技能人才的用工需求 。
共享经济之下 , 7800万人的社会保障亟待提高
在拥有上千亿美元估值或市值的共享经济巨头之下 , 却是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个人 。 他们虽然代表共享经济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 , 却不是这些平台的正式员工 。
今年3月4日 ,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 , 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11.6%至3.28万亿元 , 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 , 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人 , 主要集中在网约车、外卖餐饮、共享住宿、共享医疗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