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

关羽投降曹操有两个版本 , 一个是三国演义版本 , 另一个就是正史上的版本 ,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 , 关羽在下邳城兵败后被围在土山 , 原本关羽誓死不降曹操 , 结果张辽为了报答关羽当年救自己一命 , 上土山劝说关羽以大局为重 , 先投靠曹操保命 , 再图大事 , 关羽同意了 , 但提出三个条件 , 如果曹操答应这三个条件 , 关羽就同意投降 。
这三个条件是:
1、降汉不降曹 , 关羽说自己是投降汉朝而不是曹操 。
2、善待刘备的二位夫人 。
3、日后如若知道刘备的下落 , 就会离开曹操而前去寻找刘备 。
关羽降曹
【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
文章图片
前两个条件曹操很容易就答应了 , 第三个条件曹操原本不答应 , 经张辽劝说后 , 曹操也算是答应了 , 然后关羽就投降了 , 三国演义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招术“降汉不降曹” , 把关羽投降曹操这事给洗白了 。
【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再来看正史是如何记载关羽投降曹操这事的 , 正史上只有很短的几句话交待了关羽投降曹操:
注意了 , 在正史上关羽是战败后被曹操俘虏的 , 这个“擒”字就是俘虏的意思 , 就是曹操先是击败了关羽 , 然后俘虏了关羽 , 之后便是关羽投降了曹操 , 曹操擒关羽的意思与日后的关羽擒于禁是类似的 , 都是先俘虏了对方 , 然后对方选择了投降 。
关羽报恩
【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
文章图片
如果关羽不选择投降呢?那么下场很可能像高顺一样被杀 , 曹操俘虏了高顺 , 问高顺怎么样 , 高顺不言不发 , 于是曹操就杀了高顺 , 如果高顺选择投降曹操呢?曹操肯定不会杀 , 所以关羽事实上是被俘虏后主动选择投降曹操的 , 关羽的投降有他主观上的愿意 , 毕竟留得青山在 , 不怕没柴烧 。
所以正史上的关羽投降与三国演义的关羽投降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 正史上关羽是主动投降 ,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被迫投降 , 但不论是主动投降 , 还是被动投降 , 其实都不影响关羽的忠义 。 想要了解关羽为什么忠义无双?为什么会被后世无限敬仰 , 就得从正史的角度去看问题 , 因为史书《三国志》在晋朝就出来了 , 而小说《三国演义》直到元末明初才出来 。
关羽解了曹操白马之围
【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
文章图片
首先 , 说一说东汉末年的投降 , 投降这事在某些时候看来是变节 , 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争夺地盘时 , 只是政治上的选边站 , 你看看曹操手下有多少名将名臣是从曹操的敌人那边投降过的 , 像武将有张郃、张辽、徐晃 , 谋士有贾诩 , 名臣有张绣、董昭、华歆等 , 在当时投降不是变节 , 也没有道义的谴责 , 但投降有个前提 , 不能伤害旧主 , 或者卖主求荣 , 比如吕布这样的 , 投降新主杀旧主 , 在道德上就被人看不起 。
所以关羽在正史上投降曹操没有什么道德障碍 , 况且那还是在三国鼎立没成型之前 , 天下政治形势还不明朗 , 投降曹操也没啥大不了的 , 至少曹操代表着朝廷 , 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势力 , 关羽投降曹操的理由其实很简单 , 就是保住性命 , 如果关羽不愿意投降曹操 , 像高顺或者庞德那样选择赴死 , 也许中国历史就没有鼎鼎大名的关公了 。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之后 , 认认真真地干 , 说不定会像张辽一样做到曹营猛将之首 , 或者像于禁一样做到外姓武将地位最高的假节钺 , 但是关羽没有 , 关羽是为曹操立下重大战功之后 , 封存一切荣华富贵 , 离开曹操依然去投靠他那无依无靠 , 没有地位 , 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的旧主刘备去了 。 关羽即使离开曹操 , 也没有忘记报答曹操的不杀之恩 , 为曹操斩杀了颜良 , 解了白马之围 , 这个功绩可是相当大的 , 斩杀敌方主帅 , 一斩定一战胜负 , 只有关羽做到了 , 即使离开曹操 , 也没有欠曹操恩情 , 这就是关羽 , 这就是忠义 。
关羽斩颜良
【爱历史】“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降将关羽备受后世敬仰
文章图片
这就像一个进入大公司 , 有着极好发展前途 , 备受老板重视的骨干放弃大公司的一切 , 然后回到自己还在创业 , 看不到前途 , 毫无资本的旧主小公司去 , 不计报酬地跟着旧主打天下 , 这叫什么行为?这就叫忠义 。
明明很有前途 , 却放弃 , 明明在曹宫有官职 , 有地位 , 却放弃 , 明明跟着曹操 , 地位稳定 , 高官厚? , 却放弃 , 这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 , 绝对是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 濯清涟而不妖的另类 , 人人都往高处走 , 关羽偏往“低处”行 , 并且毫不放弃自己几乎一无所有的旧主 , 这就叫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