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让人上瘾的维他柠檬茶,1年内地狂赚40亿,靠造福穷人成港股茅台


【维他奶】让人上瘾的维他柠檬茶,1年内地狂赚40亿,靠造福穷人成港股茅台
文章图片
【维他奶】让人上瘾的维他柠檬茶,1年内地狂赚40亿,靠造福穷人成港股茅台

文 | 华商韬略宇刚
在碳酸独霸饮料市场的时代 , 它是泥石流 , 靠着颇有些邪气的味道纵横饮料界 。
这股味道的特异性 , 可以与螺蛳粉、榴莲、崂山蛇草水比肩 , 这就是素有dama茶之称的维他柠檬茶 。
考试必备、加班必备 , 维他柠檬茶曾被网友打上了无数个标签 , 其口味酸爽提神 , 一时间被大家调侃成了“dama味茶饮料” 。
如果说维他柠檬茶把港式冻柠茶带进了千家万户 , 成为饮料界的泥石流 , 那维他奶则是刻在南方朋友身上的烙印 , 就像王老吉一样 。
无论是宅在家中 , 走进士多店里还是在餐厅用餐 , 哪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 就连80年代的港剧中 , 维他奶也是随处可见 。
然而近几年 , “维他”系列似乎正在失去了当初的魔力 , 疫情更加剧了其不利处境 。
【“港股小茅台”反遭营收、净利润双降】
曾被誉为“港股小茅台”的维他奶 , 近几年发展受阻 , 财报差强人意 。
虽然维他奶的营销广告络绎不绝 , 但业绩却一再疲软 , 不由引人深思 。
根据2019/2020财报显示 , 截止3月31日 , 维他奶实现营收72.33亿港元 , 同比下跌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亿港元 , 同比下跌23% ,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284港元 , 相比去年 , 派息下降了1/4多 。
根据维他奶对财报的解释 , 此次疫情对其业务影响较大 , 不止中间出现了停工停产、甚至物流供应链也出现问题 。 同时 , 澳洲森林大火、旱灾等社会事件 , 影响了公司的市场运营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营收、利润、股息 , 纷纷下降 , 维他奶的股价却是一路上涨 。 由此可以看出 , 投资者对维他奶信心依旧是十足的 。
据财报显示 , 2019/2020财年 , 虽遭遇疫情 , 维他奶在中国内地以当地货币计算销售仍能增长1% , 录得人民币40.25亿元的收入 。
图源:雪球
【80年维他 , 难出新品】
维他奶自创立以来已有80历史 ,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 , 如今又要面对新的商业大战 。
维他奶创立之初 , 香港贫富差距极大 。 创始人罗桂祥博士希望能够为千千万万的普通香港家庭寻求一种廉价而蛋白质丰富的饮料 , 来替代价格昂贵的牛奶 。 于是1940年4月 , 第一瓶“维他奶”在铜锣湾应运而生 。
维他奶可以骄傲的说 , 它曾在中国最贫困时 , 为一代人提供了多一份营养 。
1979年 , “维他奶”旗下世界首创的即饮“维他柠檬茶”正式诞生 。 为了跟上软饮市场发展 , 维他柠檬茶无论从广告语还是包装风格 , 均紧贴当时年轻的好恶风格 。
“好喝就要有点涩” , 维他柠檬茶一经推出 , 不仅在可乐、雪碧等汽水饮料已经盘踞市场的大环境下挣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更直接被消费者誉为“dama茶” , 成为让人喝起来“上瘾”的茶饮料 。
可惜的是 , 曾经最富创造力的维他奶在此之后 , 几乎再无新品推出 。
【老品牌 , 新天下】
近年来 , 维他奶确实开发了一些新品 , 但大多依旧是围绕着豆奶 。
从豆奶调味到包装包材上有了新的举措 , 但是从产品线上看 , 产品依旧紧紧围绕着豆奶和柠檬茶展开 , 年轻人喜欢的碳酸饮料 , 以及热爱健康人士的喜爱的鲜果汁、代糖饮品等都不曾纳入其中 。
无论维他奶40年前从豆奶到柠檬茶的革新精神能否重现 , 很多饮品大牌已经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 。
正准备赴港上市的农夫山泉 , 早在2011年就开发了无糖系列茶饮料——东方树叶 , 随后 , 从咖啡、运动饮料 , 到冷压榨100%鲜果汁 , 一路跨界开发到苹果、橙子等水果系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