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文章图片
原文
楚使芈叔为尹① , 课②上最 , 楚王大悦 , 绳③诸朝 。 孙叔敖仰天大笑 , 三噎而三顿 。
楚王不怿④曰:“令尹⑤有不足于寡人与?盍⑥教之 , 而廷耻寡人 , 窃⑦为令尹不取也 。 ”
孙叔敖对曰:“臣之里人⑧有洿池⑨以为利者 , 吴行人过楚 , 见其鱼鳖之牣⑩也 , 谓之曰:‘我善渔 。 ’
臣之里人喜 , 为之具罔罟?、舟楫 , 资其行 , 则趋而之其池 , 曰:‘我于是乎渔 。 ’
臣之里人蹙然曰:‘吾惟子能取江湖之鱼以益我也 , 若是 , 则吾固有之矣 , 而焉用子为哉?’
今楚国之民莫非王民矣 , 芈叔之尹申也 , 不闻有令政以来邻国之民 , 而多取诸王之固有以最其课 , 是剜王之股以啖王也 。
则王之左右皆能之矣 , 不惟是夫?也 。 今王朝群臣而绳之 , 群臣不佞? , 繇是?而度王心 , 则相率而慕效?之 , 以为敌国驱 , 是社稷之忧也 。 ”
楚王曰:“善哉 。 ”乃黜?芈叔 , 下令国中曰:“下邑之大夫 , 有效芈叔剥吾民以最课者 , 服上刑? 。 ”
楚人大悦 , 三年而伯?诸侯 。 ——出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尹:古代官名 。 课:赋税 。 绳:称赞 。 怿(yì):喜悦 。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官名 , 相当于宰相 。 盍:文言兼词 , 相当于“何不” 。 窃:谦辞 , 称自己 。 里人:同乡 。 洿(wū)池:水塘 。 牣(rèn):充满 。 罔罟(wǎnggǔ):渔猎的网具 。 是夫:这个人 , 指芈叔 。 是 , 代词 , 此、这 。 不佞(nìng):没有才智 。 繇(yóu)是:从此 。 繇 , 同“由” 。 慕效:羡慕仿效 。 黜(chù):罢免 。 上刑:重刑 , 极刑 。 伯:同“霸” , 称霸 。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文章图片
译文
楚王派芈叔担任地方官 , 他征收的赋税最多 , 楚王非常高兴 , 在朝廷上称赞他 。 孙叔敖仰天大笑 , 三次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
楚王不高兴地说:“令尹认为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为什么不指教我?反而在朝廷上羞辱我 , 我以为令尹不该这样做 。 ”
孙叔敖回答说:“我有一个同乡靠鱼塘养鱼为生 , 吴国的一个使者路过楚国 , 看到他的鱼塘里充满了鱼和鳖 , 对他说:‘我善于捕鱼 。 ’
我的同乡很高兴 , 就给他准备了渔网、渔船 , 资助他去打渔 。 而这个使者却跑到鱼塘边 , 说:‘我在这里捕鱼 。 ’
我的同乡皱着眉头说:‘我以为你能获得江湖中的鱼来增加我的收益 , 如果在这里捕鱼 , 这些鱼本来就是我的 , 怎么还用你来捕呢?’
如今楚国的百姓都是你的臣民 , 芈叔治理申这个地方 , 没听说他管理得有多么好 , 可以吸引来邻国的百姓 , 却从大王本来就拥有的赋税中多加搜刮 , 以此来显示他征收的赋税最多 , 这是挖大王大腿上的肉来给大王吃啊!
这大王的左右都能做得到 , 不只是这个芈叔才可以 。 现在大王在朝廷上对着群臣称赞他 , 群臣就算没有才智 , 从此也会揣摩大王的心思 , 就会相继地因为羡慕而仿效他 , 这样就会把百姓赶到别的国家去 , 这就是国家的忧患啊!”
楚王说:“说的好啊!”于是罢免了芈叔 , 对全国颁布命令说:“各地的官员 , 如果有仿效芈叔那样剥削我的百姓 , 从而征收最多的赋税 , 就处以重刑 。 ”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楚国的百姓非常高兴 , 三年后楚国称霸于诸侯 。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文章图片
文言知识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文章图片
说“盍”:“盍”的本义是“覆盖” 。
“盍”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何 , 为何” 。 如《庄子·盗跖》:“盍不为行?”又如 , 《管子》:“盍不当言” 。 指“何不 , 为什么不” , 相当于疑问代词“何”+否定副词“不” 。 如上文中的“盍教之” 。 又如 ,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
启发与借鉴
【历史故事】楚王当众表扬征税最多的官员,但孙叔敖指出这是国家的隐患
文章图片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名相 , 他不但善于治水 , 也善于治国 。 孙叔敖以民生为重 , 止戈休武 , 休养生息 , 辅佐楚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孟子·告子下》中写到的“孙叔敖举于海” , 指的就是他 。 司马迁将孙叔敖列为《史记·循吏列传》的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