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瓦岗军李密惨败,坐拥20万大军和秦琼、徐茂公,为啥就是打不赢( 三 )


李密逃亡后辗转来到瓦岗军中 , 在他建议和策划下 , 瓦岗军围杀张须陀这个死敌 , 还接连攻城略地 , 取得隋朝的回洛仓、黎阳仓等几大粮仓 , 势力迅速扩大到二十万人 , 成为北方义军的盟主 。
此时瓦岗军逐渐取得河南、山东一带的土地 , 实力最为强劲 。 然而就在此时 , 李密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强攻洛阳 。
李密早年参加杨玄感叛乱时 , 建议杨玄感不要打坚固的洛阳 , 直接西进关中 , 占领长安 , 而后号令天下 。
长安是头颅 , 洛阳是腹心 。 两者相比 , 打长安显然是更优选择 , 占据长安后将直接颠覆隋朝的统治 , 各地隋军也会跟着土崩瓦解 。 但遗憾的是此计不售 。
此时李密自己也面临一样的处境 , 洛阳近在咫尺 , 王世充率精兵据守 , 到底打还是不打?
许多人都建议李密撇下洛阳不打 , 以主力疾进关中 。 其中尤以原巩县县令、后来投靠瓦岗军的柴孝和建议最力 。 但李密认为 , 现今瓦岗军诸将都是群盗出身 , 又都是山东人 , 让他们去打长安 , 积极性肯定不高 。 如果把他们留在河南 , 又恐怕将来割地自守 , 于是拒绝了柴孝和之议 , 坚持先打洛阳 。
这就铸成了瓦岗军最大的战略失误 。
李密所虑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 , 人心自然是要照顾的 。 但是只着眼于此 , 而弃大局于不顾 , 明显地反映出 , 李密已经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李密 , 部下的数十万雄兵、几十州的地盘 , 他不想白白放弃 。
弩马恋栈 , 李密的性格中的弱点暴露了出来 。
先打洛阳 , 对瓦岗军的影响是致命的 。
其一 , 洛阳位于四战之地 , 瓦岗军占据的河南亦是四面受敌之地 。 瓦岗军虽然兵力雄强 , 但四面受敌 , 终归不利 。 北有窦建德 , 南有杜伏威 , 东有徐圆朗、孟海公等 , 河东还有李渊 , 瓦岗军的实力根本同时应对群雄 , 当务之急是摆脱这一不利局面 。 李密自我感觉良好 , 这无疑是个大错招 。
【历史故事】瓦岗军李密惨败,坐拥20万大军和秦琼、徐茂公,为啥就是打不赢】其二 , 洛阳严重限制了瓦岗军的机动性 。 瓦岗军并没有成熟的政权基础 , 仍然处在流动作战的状态 。 李密坚持以精兵强攻洛阳 , 一旦交战便无法迅速脱离战事 。 何况洛阳城建设得极为坚固 , 内外两重城垣十分高大 , 强攻很难奏效 。 瓦岗军舍长就短 , 旷日持久地进行攻城作战 , 无疑丧失了继续发展壮大的时机 。
二、瓦岗军与宇文化及交战糟糕后果
正当瓦岗军在洛阳陷入与王世充的苦战时 , 李密又遇到了一个关系命运的战略选择 。
618年 , 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 , 率骁果军北上返回长安 , 由于洛阳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 两虎相遇 , 斗还是不斗?
李密的选择是打宇文化及 。
这一决定令人难以理解 。
宇文化及背负着弑君的恶名 , 而且又擅立秦王杨浩为帝 , 不论于隋朝官方还是于起义军 , 都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份儿 , 放他入关 , 自然会有人收拾他 。 最现实的是 , 洛阳的王世充就不大可能与宇文化及和平相处 。
瓦岗军完全可以让开道路 , 放宇文化及入长安 , 引诱其他力量与其相攻相杀 , 瓦岗军蹑其后 , 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处理好宇文化及问题 , 反倒可以抵消进攻洛阳的战略失误 。
但遗憾的是李密又一次作出了错误选择 。 他自恃兵力强盛 , 率部在河南北部与宇文化及恶战一场 , 将隋朝最后一支主力骁果军打得溃不成军 。 宇文化及向北逃窜 , 李密无力追击 , 便又收兵回到洛阳 , 继续进攻王世充 。
只是此时的瓦岗军已不复昔日之勇 。 骁果军是隋军精锐中的精锐 , 瓦岗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 劲兵良马在战斗中极大消耗 , 从力量对比上看 , 对王世充已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
就在这两大战略失误之后 , 李密和瓦岗军迎来了末日 。
三、邙山之战
王世充和李密在洛阳一带已前后交战百余次 , 双方各有损伤 , 李密的重要谋士柴孝和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溺死于洛河 , 王世充的部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等也死于对瓦岗军的战斗中 。
在宇文化及事件之后 , 胜利的天平已悄悄倒向王世充 。
李密虽知实力受损 , 却没有认真考虑怎么作出改变 。 瓦岗军没有建立像样的政权 , 没有固定的府库 , 也没有补给系统 , 所有粮秣均来自于隋朝粮仓 。 吃到后来 , 储粮浩大的回洛仓也逐渐告罄 , 李密只好压缩开支 , 减少对将士的赏赐 。 瓦岗军将士久战疲劳 , 又得不到奖赏 , 军心日渐离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