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广电TB|中国移动:6G网络将由“3层+4面”组成( 二 )


按需服务方面 , “数字孪生”世界催生更多新业务、新场景 , 用户需求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 。 因此 , 6G网络需要进一步提升感知能力 , 包括对用户行为、业务、意图的感知 , 按需部署 , 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 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 , 按需服务网络可以无缝切换服务方式和内容 。
至简网络方面 , 未来网络是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 通过融合的通信协议和接入技术 , 实现对核心网的统一接入 , 从而实现网络的简化 。 通过架构至简 , 功能至强以及协议至简 , 实现高效数据传输、鲁棒信令控制、按需网络功能部署 , 达到网络精准服务 , 有效降低网络能耗和规模冗余 。 至简网络还意味着轻量级的无线网络 , 通过统一的信令覆盖 , 保证可靠的移动性管理和快速的业务接入;通过动态的数据接入加载 , 降低小区间的干扰和整网能耗;通过基站功能的分阶段和按需加载 , 提供业务服务的个性化 。
柔性网络方面 , 未来网络应该是一个端到端的微服务化网络 , 以用户为中心 , 网络资源去中心化管理 。 满足“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要求 , 提升网络的能量效率 , 助力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以及新功能的快速引入和迭代 。
智慧内生方面 , AI技术在近些年有了长足进步 , 可以很好的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 中国移动希望能够把AI能力作为6G网络的一个神经系统 , 在端、边侧智能渗透 , 及时满足更多业务场景下的智能交互需求;实现分布式资源协同 , 提高网络能效 , 降低传输带宽要求;实施更快更实时的智能决策 , 使网络各域自优化、自完备 , 大幅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
数字孪生方面 , 通过数字孪生可以对每个网元、每个基站、每个用户服务进行实时监控 , 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提前干预 , 提升网络运行效率 。 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新功能进行提前验证 , 加速新功能的引入 。
视讯广电TB|中国移动:6G网络将由“3层+4面”组成
文章图片
安全内生方面 。 对于6G网络来说 , 安全内生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 , AI将会成为6G安全的引擎 , 通过AI的驱动实现信息的智能共识 , 攻击的主动防御 , 网络的自我免疫和进化 , 最终实现边、端、云能力的泛在协同 。
刘光毅表示 , 6G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 一是引入数字孪生 , 二是实现多方数据和资源协同管理 , 三是端到端微服务化设计 , 四是智简协议站 , 五是信令与数据进一步分离 。
结合整个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 网络架构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和演进 , 3G时代采用NodeB , RNC和CN三层架构 , 4G时代采用全IP架构 , 网络结构缩减为eNodeB、EPC两层 , 5G时代引入IT及大数据技术 , 实现C/U分离 , 以及支持网络切片 。
刘光毅指出 , 6G网络将会由“3层+4面”组成:3层包括资源层、功能层和服务层;4面是指数据收集面、智能面、共享与协作面和安全面 , 以此实现未来网络DICT的深度融合 。
此外 , 在确定性网络专题部分 ,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陆璐介绍了在面向6G极致性网络的演进中确定性技术的研究思路 , 通过分析现有确定性技术研究进展、技术发展瓶颈和技术应用局限性 , 预测B5G和6G时代 , 确定性网络将会通过互通、巩固局域、拓展广域等三个发展层次得到普及和快速发展;
中兴通讯总工程师刘爱华就承载网络如何满足6G更加极致的指标方面发表了来自中兴通讯的观点;
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胡冰副教授解释了6G需要确定性网络的必要性 , 探讨了6G确定性网络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朱瑾瑜基于对时间敏感网络研究现状的梳理 , 分析了TSN技术潜在的应用场景及面临的挑战 , 分享了推动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发展落地的思路 。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博士在总结发言中强调 , 6G将实现更为泛在的感官外沿 , 将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泛在智联网演进 , 将是完美结合绿色、柔性、开放、与智能的ICDT深度融合结晶 。 让我们携手向“数字孪生、智能泛在”的6G时代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