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核心部件攻关记:中国大火箭身上的氢泵涡轮是怎么造出来的( 三 )


“所谓‘艺高人胆大’ , 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 ”徐磊说 , 科研团队由于掌握了计算模拟成形过程的关键技术 , 他们对尺寸控制的能力显著增强 , 于是便采用了软质型芯方案 , 成功解决了尺寸精度与成形开裂的矛盾 。
最终 , 他们攻克了相关核心技术难题 。
时任国家973计划顾问专家组组长周光召院士在听取了项目进展与成果汇报后 , 认为该项目在强化原理性研究基础上 , 发挥计算模拟指导作用 , 攻克了重大技术难关 , 具有示范意义 。
经他亲自推荐 , 攻关团队负责人杨锐获2010年度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 。
2016年 , 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后 , 2017年4月攻关团队获五部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突出贡献”团队奖 , 徐磊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突出贡献”个人奖 。
“这不只是我们个人努力的结果 , 背后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不可或缺 。 ”杨锐说 , 他以涡轮去除型芯所采用的选择性腐蚀技术为例 , 中科院金属所腐蚀科学与技术实力享誉世界 。 得益于这种多学科综合实力 , 科研团队才能很快解决这个难题 , 并在董俊华研究员等人的帮助下优化方案 , 缩短了核心部件的制造周期 。
【中国青年网|核心部件攻关记:中国大火箭身上的氢泵涡轮是怎么造出来的】在攻克这些核心技术难题的基础上 , 杨锐带领团队在一年半内制造出了合格的氢泵涡轮样件 , 为氢氧发动机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
后来的故事 , 很多人都知道 , 中国又一枚大火箭奔向苍穹 , 而火箭发射幕后的 , 包括杨锐在内的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 , 则又坐回了冷板凳 , 开始下一个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