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华住酒店二次上市:行业老二回归背后的喜与忧

作者:时代财经冯珊珊
近日 , 据香港经济日报称 , 连锁酒店集团华住酒店(HTHT.NASDAQ)打算回港二次上市 , 最快计划今年底回港上市 , 集资最多10亿美元 。 华住方面回应对此不予置评 。 受此消息影响 , 华住股票近两日大涨 。
时代财经|华住酒店二次上市:行业老二回归背后的喜与忧
文章图片
“从国内连锁酒店竞争格局看 , 除了锦江就是华住 , 他俩是国内酒店巨头 。 相比锦江 , 华住最大的亮点是灵活、有活力 。 ”国内一家知名连锁酒店负责人22日向时代财经表示 。
行业老二 , 后劲可期公开资料显示 , 华住是中国多品牌的连锁酒店集团 , 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目前 , 华住旗下酒店品牌覆盖高端至平价市场 , 包括禧玥、花间堂、桔子水晶、全季、星程、汉庭、宜必思等 。
在中国酒店连锁行业中 , 根据酒店规模 , 华住酒店集团排名第二 , 仅次于锦江国际酒店集团 。
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 华住开业酒店数量达5,838家 , 酒店客房总数达到552,362间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 锦江酒店已经开的酒店合计达到8647家 , 已经开业的酒店客房总数达到855944间 。
从营收对比上看 , 锦江酒店也是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 2019年总营收与华住集团保持40亿元左右的差距 , 遥遥领先 。 财报数据显示 , 锦江酒店2019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50.99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2.73%;2019年全年 , 华住实现营收为112.12亿元 , 同比增长11.4% 。
“现在 , 连锁酒店行业正处于周期性低点 。 国内大部分连锁酒店的营收已经出现严重下滑 , 甚至停滞 , 华住还能保持10%以上的营收增速 , 说明华住的盈利能力更强 , 发展后劲更足 。 ”一位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如是分析 。
据悉 , 自2017年底以来 , 酒店行业入住率一路下滑 , 从90%左右的行业周期高位 , 一路下滑到2019年二季度的75% , 直接导致酒店利润的停滞不前甚至下滑 。
“华住的各项费用是最优的 , 甚至比锦江少一半 。 尤其是管理费用和人员工资支出这两项非常优秀 。 反映了在酒店行业内高素质民企对国企经营效率上的碾压优势 , 因为体制原因这种格局是难以改变的 。 ”据雪球上的一位分析人士观察 , “同时 , 华住的展店增速也比这两家高出很多 。 ”
据悉 ,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是衡量酒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 近年来 , 华住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增速明显走低 , 2017年和2018年增速分别为7.7%和5.5% , 到2019年已经跌至-3.1% , 其中2019年Q4为-5.4% 。
尽管如此 , 2019年 , 华住新开店力度不断加大 , 且基本全为加盟店 。 财报数据显示 , 华住2019年新开设了43家租赁经营酒店和1672家加盟经营酒店 , 关闭了54家租赁经营酒店和273家加盟经营酒店 。
“现在华住的主要矛盾是 , 高速开店带来的利润能否对冲宏观经济下滑对于酒店整体经营带来的损失 。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 , “简单地说 , 华住是一个珍贵的标的 , 但现在上涨动力有限 , 利空逻辑较强 , 还不排除黑天鹅的可能性 。 ”
“国内连锁酒店很多通过兼并来获得更多的会员、门店、报表收益 。 这样的行动可以快速扩张市值 , 短期内非常容易超越竞争对手 。 但是兼并后扩大了的资产重组调整靠的是内功 , 需要持续性的经营策略来推动‘新巨人’的持续发展 。 ”香港凯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冰22日向时代财经表示 。
李冰认为 , 国内的连锁酒店很多是扩大了市值 , 但是忽视了后期的整合及运行 。 最普遍的现象是 , 不同品牌被整编后往往只是在APP上放上了新门店的价格 。
“做得再好一些就打通了会员系统 。 但是每个品牌的供应链、品牌标准、运行支持、产品策略、品牌文化还是停留在整合前的层面 。 这样的整合很难发挥连锁集团的优势 , 也难持续性获得客人对品牌的认可 。 最终会传到到对收益乃至于市值的影响 。 ”李冰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