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深兵法|美国和伊朗关系将往何处去?揭秘2国恩怨的“前世今生”

连日来 , 因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国刺杀身亡引发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再度升级 , 伊朗方面包括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等多位要员表示将对美国采取13种以上的严厉报复行动 。 对此 , 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伊朗表示 , 若其袭击美方人员或设施 , 美方会对伊朗52处目标实施迅猛打击 。 据媒体报道 , 美方之所以选择52个目标 , 是因为这代表着当年德黑兰人质危机中被伊朗方面扣押的52名美驻伊使馆人员 。 随即伊朗总统鲁哈尼在推文中“回怼”特朗普称 , “提到数字52的人也应该记住数字290”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则解释了数字290指代的是 , 1988年伊朗客机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空被美国海军导弹 , 机上290人全部遇难 。 事实上 , 此次伊朗名将在美军的“斩首”行动中丧命 , 对美伊关系而言可谓是“旧恨未泯、又添新仇” ,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伊朗总统鲁哈尼提到的“52”和“290”这两个数字被赋予的特定涵义 , 堪称是对积怨甚深的美伊关系最好的注解 。
西深兵法|美国和伊朗关系将往何处去?揭秘2国恩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美国和伊朗恩怨的“前世今生”
爱恨交织的美伊关系
回溯美伊关系的历史脉络 , 两国始终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联系和复杂情缘 , “爱恨交织”“相爱相杀”近乎构成了双边关系的主题基调 。 从19世纪英俄在中亚的大博弈开始 , 伊朗就处于大国争锋的漩涡之中 。 20世纪40年代 , 美国势力逐渐渗透进伊朗 , 试图将英苏两国排挤出局实现独霸伊朗的目标 。 二战后 ,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视苏联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 , 积极寻求以美国为靠山获取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的庇护 , 1955年伊朗还加入由美国主导策划、以对抗围堵苏联为目标的军事同盟集团“巴格达条约组织” 。 而美国也非常看重伊朗作为苏联南翼最大邻国的战略价值和安全“屏障”作用 , 将其设定成封锁和遏制苏联的“北层防御”体系的关键支柱 。 巴列维时期的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 , 扮演着协助美国维护地区安全秩序的“波斯湾宪兵”角色 。 然而 , 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 , 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垮台 , 敌视西方的霍梅尼执掌政权 , 导致美伊关系发生戏剧性逆转 , 伊朗由美国的铁杆盟友变身成“反美先锋” 。 可以说 , 1979年伊朗从巴列维王朝变为伊斯兰共和国是美伊关系的一道分水岭 , 在此之后对抗角力成为美国和伊朗两国关系的主线 , 即使中间偶尔穿插一些短暂缓和的片段 ,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伊敌对的基调 。
里根政府时期 , 美国指定伊朗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 并在“两伊战争”期间给予伊拉克大量军事援助 。 克林顿时期称伊朗是“流氓国家” , 并将伊朗作为“双重遏制”(同时对伊朗和伊拉克进行遏制)战略的对象之一 。 1997年当选的温和派哈塔米总统致力于改革 , 同时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 , 在其积极推动下伊朗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气氛转善 , 但同美国的关系仍然没有大的改观 。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 , 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更加强硬 , 不仅将伊朗列入“邪恶轴心”成员 , 还声称伊朗支持恐怖主义 , 寻求获得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 随后2005年 , 美国又把伊朗拉入“暴政前哨”的黑名单 , 致使伊朗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严重恶化 , 周边外部活动空间显著萎缩 。
奥巴马执政时期 , 美国对伊朗采取较为温和的政策 , 尤其是2013年5月以鲁哈尼为首的温和派主政后 , 美国和伊朗对立的态势有所改善 。 特别是2014年6月30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建国后 , 联合打击“伊斯兰国”这一共同敌人的迫切需求 , 又促成美伊利益趋同性的接近和战略交集重合度的增强 , 从而进一步拉紧两国利益融合借重的纽带 , 伊朗的生存与安全空间也得到空前改观 。 2014年10月 , 叙利亚问题有关国家外长扩大会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 , 一直为巴沙尔“保驾护航”“遮风挡雨”的伊朗也应邀参会 , 最终包括伊朗在内与会17国在会谈中 , 就开启一个联合国主导的叙利亚和平进程达成基本共识 。 对此 ,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受邀意味着 , 遏制伊朗在美国中东战略排序中的位次已经被打击极端组织所代替 , 西方开始视其为共同抗击极端组织的合作对象甚至是潜在伙伴 。 2015年7月16日 , 伊核问题相关各方敲定最终全面核协议 , 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即将步入出现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口 , 同时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也度过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