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星堆青铜器的“立体雕塑”特点是什么?

博闻|从古蜀到世界:来自历史深处的青铜之美
三星堆考古近日再“上新” , 又一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于震古烁今的古蜀文明 。
青铜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顶尊屈身倒立铜人像……这些令世人惊叹的青铜器 , 将远古文明的熠熠光辉投射到现代 , 向全世界展示了历史深处的文明之美 。
青铜器诞生于文明之初 , 熔铸了上千年文明蕴藉的青铜器已然成为国之“重”器 。 千百年来 , 中国的青铜器吸引了无数人为之深深着迷;今天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 , 几乎都会看到青铜器的存在 。
许多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见一个青铜器却不知其为何用 , 而很多青铜器的名字都很生僻 , 见字而不知其为何名 , 青铜器上精妙绝伦的纹饰 , 更让人不知其为何指 。
为此 , 四川博物院副研究员郭军涛博士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 带我们从古蜀出发 , 揭开笼罩在青铜器上的神秘面纱 。
三星堆的青铜器
可能是古蜀祭祀场景的见证
采访人员:近日 , 三星堆遗址7、8号坑又有很多重磅器物出土 , 其中就有许多精妙绝伦的青铜器 , 这些青铜器最大的功能是什么呢?
郭军涛:2019年以来的祭祀坑发掘 , 已经出土13000余件各类文物 , 尤其是各种青铜文物的出土 , 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人们对古蜀青铜文明的认识 , 甚至可能修正我们以往的很多认识 。 因为考古资料尚待进一步整理、研究和公布 , 这些青铜器的功能也需要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确定 。
这次8号坑出土了一件青铜神坛 , 其高大宏伟、造型独特、工艺复杂 , 极具视觉震撼 。 再结合出土的各类青铜文物来看 , 我感觉三星堆文化时期的古蜀人用青铜器营造或者记录了一个场景 , 这个场景有可能是古蜀文化中祭祀场景的真实记录 , 也有可能是古蜀文化中宗教、思想、艺术等方面综合性的物化呈现 。
【爱历史】三星堆青铜器的“立体雕塑”特点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三星堆青铜器
像是“立体雕塑”
采访人员:在您看来 , 古蜀的青铜器最大的特点或者亮点是什么?
郭军涛:我认为 , 古蜀青铜器与商周文化及我国其他区域青铜文明相比 , 最显著、最大的亮点是“立体雕塑”特别发达 。 相较于商周文化以青铜容器为中心的器物制度 ,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等 , 这些采用立体铸造的青铜器物 , 在参观时给人最为震撼的观感 , 给我们的印象最为深刻 。
三星堆青铜器的“立体雕塑”特征 , 在与之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 , 也是十分突出的 。 我们知道 , 同时期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 其雕塑十分发达 , 风格以写实为主;三星堆青铜雕塑与之相比 , 毫不逊色 , 而且抽象化特征更为明显 。
我们曾经在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中举办过一个展览 , 罗马时期雕塑与三星堆青铜雕塑同时陈列 , 三星堆青铜雕塑一点不输于前者 , 极具视觉冲击力 。
采访人员:古蜀青铜文明在世界青铜器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郭军涛:1986年 , 三星堆遗址1、2号坑的发掘 , 使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 。 2019年以来启动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 , 古蜀文明再度引起轰动 , 每一次电视直播 , 几乎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 就同时期世界范围来看 ,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 , 特别是以“立体雕塑”为特征而形成的雕塑群 , 其所代表的制作技术、艺术审美都是独一无二的 。
三星堆“异乎寻常”的青铜器群 , 丰富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内涵 , 改变了我们对商周青铜文化格局的认识;这一时期的古蜀青铜器 , 其技术成就、艺术成就都具有世界性 。
【爱历史】三星堆青铜器的“立体雕塑”特点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三星堆的“青铜雕塑群”
在同时期世界范围中独一无二
采访人员:您参与过一些青铜器的展览 , 如前段时间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 您觉得古蜀青铜器与中国其他地区青铜器的联系是什么?
郭军涛:青铜器的成形技术 , 一般分为锻造和铸造两种 。 锻造成型在青铜时代的西方比较流行 , 中国也有 , 但不普遍;铸造是青铜时代东西方青铜器最主要的成型技术 。 青铜器铸造技术又可分为“失蜡法”和“块范法” 。 中国青铜铸造技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块范法 , 这也是中国青铜文化在技术层面区别于世界其他青铜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
“块范法”是将一件器物制成模型 , 即就是模或母范;在模型的外面用泥土做成外轮廓 , 也就是外范 , 外范要分成数块 , 以便于从模型上脱下来;此外 , 还要制作一个与器物内腔大小相当的范 , 称为芯或者内范;外范和内范组合之后 , 中间会有一定厚度的空隙 , 就是型腔 , 铜液注入型腔冷却后 , 除去外范和芯就会得到要铸造的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