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解析两晋战争晋平吴之战,三家终归于晋

自从司马昭灭蜀之后 , 邓艾就曾上表请求乘势一举消灭吴国 , 但最终因钟会事件而耽搁 。 到了司马炎时期 , 司马炎又忙着准备代魏一事 , 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吴国 。 不过即便如此 , 司马炎也经常讨论灭吴一事 , 但因取缔魏国之后 , 又需要数年的时间整顿内政 , 司马炎也就再一次放弃了对吴作战的想法 。 直到公元269年 , 司马炎整顿内部完毕后 , 才开始准备伐吴一事 。 战略要点
晋灭吴之战 , 重点战场为西陵、江陵、乐乡、武昌、江夏及巢湖东南的吴国重要据点濡须 。 西陵就是今天的宜昌 , 是吴国西线的重要门户 , 晋军要想水军从长江上游东下 , 必先突破此处 。
江陵 , 必争之地(荆)中的必争之地 。 江夏、武昌是吴扬州西方屏障 , 晋军突破江陵后 , 若是想顺江东进必须先占领两地 。
濡须坞 , 建康北方屏障 。 作战准备
公元269年 , 司马炎开始准备灭吴一事 。 以羊祜都督荆州军事镇守襄阳、卫瓘都督青州军事镇守临淄、司马伷都督徐州军事镇守下邳、王浑都督扬州军事镇守寿春、王濬为益州刺史 , 负责在蜀地建造战船 。
因寿春与襄阳与吴国最近 , 王浑与羊祜采取怀柔政策招降了许多吴人 , 另外 , 羊祜在荆州地区的准备最为充足 , 其粮草累积已经够作战所需十年之久 , 但在攻吴之前就已病逝 , 临死推荐杜预接替 。
因为西陵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 杜预在接替羊祜后 , 趁吴军不备偷袭西陵 , 吴西陵守将张政是吴国名将 , 认为自己占据要害之地却反而失败 , 就以此为辱没告诉孙皓 。 杜预于是利用反间计 , 将俘获的吴军将士 , 送至建业 。 此举果然引起孙皓大怒 , 立将张政撤职 , 以武昌监留宪代之 。 而留宪对西陵的各个情况毫不知情 , 尤其是临战换将 , 更给西陵方面的边防造成很大的压力 。
司马炎的作战部署基本参照羊祜生前所制定的战略 , 分兵六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出兵 。 将主力放在长江下游以牵制吴军不能向西增援 。 然后再从东、西派出三路大军迅速占据西陵、江夏等地 , 会合主力东进建业 。
【爱历史】解析两晋战争晋平吴之战,三家终归于晋
文章图片
具体部署为:司马伷自下邳向涂中进军、王浑向江西方向进军、王戎自项城向武昌进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进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进军、王濬自巴蜀向西陵进军 。
吴国除固定的防御体系外并无对晋战略部署 。 战争经过
公元279年十一月 , 司马炎进行最后的战争准备 , 次年正月 , 晋各路大军均已集结完毕 , 分别向各自预定目标进军 。
因此战是多路同时进行 , 为方便阅读 , 将六路大军划分长江中游及下游两个战区分别讲解 。
中游战区
【爱历史】解析两晋战争晋平吴之战,三家终归于晋
文章图片
王濬、唐彬率水军由成都出发 , 在大军进至涪陵郡时 , 为了解除水军的侧翼威胁 , 就派参军李毅率陆军进攻武陵 。 同月下旬 , 王濬进军至巫县(建平郡治所) , 建平太守吾彦坚守城池 , 王濬一时之间未能攻克 , 就想要沿江而下 , 越过巫县进攻丹阳 , 但吾彦早已在在巫峡险碛要害之处设置了横江铁锁 , 并以丈余长的铁锥置于水下 , 用以阻拦船只 。 不过 , 晋羊祜生前在襄阳时 , 从俘获的吴军士兵口中 , 早已经得知了此事 , 提前告知了王濬 , 王濬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 他准备了几十个超大的筏子 , 当铁锥扎到筏子时 , 就被筏子拔起撤走 , 又在战船前安置火炬 , 灌上麻油 , 遇到铁链时就烧断 。 因此 , 王濬水军畅通无阻 , 越过建平 , 于二月一日攻克了丹阳 , 三日攻克了东吴重镇西陵 , 五日攻克荆门、夷道二城 , 陆军逼近长江上游重地乐乡 , 水军则向江陵进军 。
【爱历史】解析两晋战争晋平吴之战,三家终归于晋
文章图片
【爱历史】解析两晋战争晋平吴之战,三家终归于晋
文章图片
吴军长江上游统帅、都督孙歆 , 得知晋军已经顺江东下并且过了夷道时 , 急忙率军迎敌但被王濬击败 , 在逃入乐乡城时(夜)周旨等率所部乘乱跟入城中 , 趁吴军尚未发觉时直接突入孙歆帐下俘获了孙歆 , 乐乡因此被晋军占领 。 于是 , 杜预集中兵力 , 猛攻江陵 , 于十七日攻克 。 江陵被攻陷后 , 吴国沅水、湘水以南直至广州、交州各郡 , 相继向晋投降 。 (上游地区此时王浑军进至横江 , 司马伷军进至涂中长江北岸)
从项城出发的王戎部自项城越过大别山向南进军 , 进攻吴国江武昌、江夏二郡在江北的疆域 , 吴军将领杨雍、孙述及江夏太守刘明皆率部投降 。 王戎遂督大军临江 , 吴牙门将军孟泰又带着薪春、郑二县降 , 遂与吴国武昌隔江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