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气象站|工业互联网精彩故事天天讲|一个“隐形冠军”的10年“触网”路


产业气象站|工业互联网精彩故事天天讲|一个“隐形冠军”的10年“触网”路
文章图片
一个“隐形冠军”的10年“触网”路
青岛乾程科技打造国内表计行业首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工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采访人员周晓峰
在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行业内首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工厂 , 智能电表的贴装、焊接、检测、校表等一系列制造流程均由智能装备自动完成 , 生产周期由原来的3天压缩到10小时即可出货 。
“一家表计行业的国际知名公司参观工厂后 , 当即决定全面合作 , 一连下了两个7.5万只电表的小订单 , 后续又追加一笔150万只电表的大单 。 工业互联网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 , 如果当时没有做这样的工业互联网改造 , 这个订单在不在我们这儿就不一定了 。 ”乾程科技制造中心总监赵丰华说 。
群雄逐鹿的工业互联网赛道上 , 除了海尔卡奥斯这样的超级平台 , 一批青岛中小企业也凭借超前布局的意识 , 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产业实践 。 乾程科技这家智能电能表领域的“隐形冠军” , 走到这一步用了近10年 。
唤醒沉睡的数据
在工业领域 , 由于数据采集难、数据种类复杂、数据应用难等因素 , 海量的工业数据一直以来处于沉睡状态 , 而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使数据价值释放成为可能 。
早在2010年 , 刚刚成立5年的乾程科技就已经模糊地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 自行开发了一套小型MES(制造执行系统) 。 “但当时并不清楚数据怎么用 , 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慢慢摸索 , 最初步的应用就是质量控制 。 ”赵丰华说 。
以智能电表核心部件——电路板为例 , 每一个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 。 “相当于产品一出生就有了身份证号 , 可以从头到尾追溯 。 ”赵丰华介绍 , 生产和装配的过程中自动进行数据采集 , 在电子看板上实时显示生产状态 , 通过机器视觉和多种传感器进行质量检测 , 自动剔除不合格品 , 并对采集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 , 找出质量问题的成因 。
从2015年开始 , 乾程科技不断对传统生产模式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 , 数据资源管理从单一部件、设备、环节、场景向生产全系统乃至产业上下游加速延伸 , 建成依托设备、系统、人员等要素数据的自动化控制、生产调度优化、资源计划管理相融合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 , 实现整个工厂管理控制系统扁平化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不仅企业管理者能查看生产过程数据及报表 , 为实时生产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 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通道也被打通 。
从生产端向供应端、客户端延伸 , 乾程科技将MES(制造执行系统)、ERP(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R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连接起来 , 并扩展至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 , 即时为供应商、客户提供最有时效性的产品数据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主要客户 , 可以远程看到整个生产线情况和订单的执行进度 , 甚至是一些关键工位测试合格率和现场视频 。 ”赵丰华说 。
作为行业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 , 乾程科技的智能制造MES系统、EVE工业数据管控系统、电力仪表自动化生产线及专用设备等 , 都已形成了外部订单 , 引领行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 。
被逼出来的转型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 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工业互联网改造投入的费用和成效 。
在赵丰华看来 , 先期资金成本确实有压力 , 如果算上基础的自动化设备 , 整个智能工厂投入估计近亿元 , 但转型也是被逼出来的 。
乾程科技下大力气“触网”的背后 , 正是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电表的技术演进 。 中国智能电表正步入全面更新换代的时期 , 对制造的柔性化、质量提升与工艺优化要求越来越高 。 外表看似一模一样的智能电表 , 内在却各有差异 , 每一只表要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和技术特性 , 调整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数据通信等功能 , 输入200多个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