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稳居“C位”到底有多重要?( 三 )


(四)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在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嵩山地区作为“天下之中” , 在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 , 汇聚四方能量 , 吸收周边文化之精华 , 如车辐集中于车毂的“辐辏”现象 。 这不仅仅体现在周边区域 , 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彩陶 , 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仰韶文化白衣彩陶钵 , 对比马家窑文化彩陶盆 , 可以直观地看出 , 后者受到前者的强势影响 。 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 , 是中原与西亚彩陶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 两大彩陶发源地各自影响了广阔的区域 , 并在双方影响所及的边缘地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借鉴 。
自古以来 , 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小麦、马车、冶铜术、玻璃器等的东传 , 粟和黍、丝绸、瓷器等的西渐 , 沟通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玉石之路 , 这些都成为汉以后丝绸之路的萌芽与先导 。
中原沃土强大的包容力、融合性 , 使得这种吸收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 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 , 中原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比如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冶铜术 。
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时间不晚于距今7000年 , 而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铜制品是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 中原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范铸造 , 大量用于铜礼器的制作 , 进而形成了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 , 将冶铜术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
又如玉器 。 在史前时期 , 尤其是在仰韶文化到龙山时代 , 当周边地区纷纷呈现出玉文化繁荣的时候 , 在河南玉器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 只是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 , 才大量出现玉器 。 牙璋作为二里头文化典型的玉礼器 , 随着二里头文化的扩张 , 将王权礼制的影响辐射到南中国和更广大的区域 。 二里头牙璋传播的模式 , 反映出广域王权制度在东亚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波及 , 也印证出二里头政权成为此广域政治核心的代表 。
封闭和固化会导致落后和灭亡 , 开放和交流才能让文明之花开得更艳 。 数千年来 , 位居“天地之中”的区位优势 , 历经母亲河的洗礼 , 赋予了郑州这座城市“华夏源黄河魂”的精神文化内核 。 文明的辐辏与辐射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使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 富含文化的给养 , 成为新时代大河文化之都奋力前行的基石 。
【历史故事】稳居“C位”到底有多重要?】新时代的郑州地区是我国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综合交通枢纽 , 居全国交通之十字要冲 , 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 。
随着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 , 郑州更是成了全国首个拥有“米”字形高铁网的城市 。 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的郑州 , 从此将以全国特等客运站郑州车站、“米”字高铁枢纽郑州东站和郑州航空港站为引擎 , 带动“米”字形高铁网络在全国高铁路网中发挥强劲作用 。
到“十四五”末 , 郑州公路项目全部建成后 ,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10公里 , 路网密度达到11公里/百平方公里 , 居全国前列 , 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达、市域范围内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 形成“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路网格局 。
以新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运线路通达全国 , 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 形成我国交通网络的主要枢纽 。
“求木之长者 ,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 必浚其泉源 。 ”我们从蒙昧混沌中走来 , 裹挟着先人的珍贵记忆 , 薪火相传 。 优越的地理环境、古老而延绵不绝的文化传统 , 以及当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 决定了郑州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使命 。 行走郑州 , 读懂最早中国 , 凝聚前行之信心和力量;奋楫笃行 , 传承大河文明 , 践行发展之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