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也是一个由满洲族所建立的王朝 , 清朝有自己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制度 , 包括宗室爵位方面 。
我们知道清朝宗室爵位最高的就是亲王 , 其次郡王 。 亲王郡王的名号和之前的朝代都不一样 , 之前的多用春秋战国的名字如秦王、晋王、魏王、齐王、楚王等 , 但是清朝不这样做 。 它们有自己的制度 , 那就是名号基本自创且多用寓意美好的字 , 如礼、成、睿、肃、豫、英、郑、颖、顺承、克勤、敬谨、端重、承泽、显、简、康、襄、纯、安、裕、恭、恒、雍、诚、怡、廉、恂、宝、和、果、庄、荣、质、惇、仪、嘉、庆、定、智、惠、瑞、醇、端等 。 同时清朝实行爵位例降 , 只有少数是世袭罔替 , 因此我们这儿说的多次使用不包括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 。 也不包括清灭亡后的 。
【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因此清朝名号被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有荣亲王、恭亲王、成亲王、庆亲王

荣亲王在清朝有两位 , 分别是顺治时期的顺治帝第四子和乾隆时期乾隆帝第五子永琪 。
顺治帝福临的第四个儿子是董鄂妃生的 , 生于1657年 , 第二年就病逝了还没有起名字 , 病逝后追封荣亲王 。
永琪是乾隆帝弘历的第五个儿子(五阿哥) , 生于1741年 , 1765年被封为荣亲王 , 第二年就英年早逝了 , 死后儿子绵亿1799年封荣郡王 。
【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
文章图片
永琪

恭亲王有三位 , 分别是康熙时期的顺治帝第六子常宁、咸丰同治和光绪时期的道光帝第六子奕訢以及奕訢的孙子溥伟 。
奕訢的恭亲王属于世袭罔替的 , 但由于清末因此只传承了两代 。
常宁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五个儿子 , 1657年生 , 1671年(康熙十年)被哥哥玄烨封为恭亲王 , 1703年病逝 。
奕訢是道光帝旻宁的第六个儿子 , 1833年生 , 1850年哥哥咸丰帝即位后被封为恭亲王 , 同治时期允许世袭罔替 , 1898年病逝 。 死后孙子溥伟袭恭亲王直到清灭亡 。
溥伟是奕訢的孙子 , 载滢的儿子 , 生于1880年 , 1898年祖父死后成为恭亲王 , 1936年病逝 。
【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
文章图片
奕訢

成亲王有两位 , 分别是崇德(皇太极)时期代善长子岳托和乾隆嘉庆时期乾隆帝八子永瑆 。
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 , 生于1599年 , 和皇太极关系非常好 , 曾积极拥立皇太极为大汗 。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 , 改年号崇德 , 封岳托为成亲王 , 后来又屡次降为贝勒贝子 , 1639年岳托病逝 。 他的后代被准许以克勤郡王世袭罔替 , 成为铁帽子王 。
永瑆是乾隆帝弘历的第十一个儿子 , 生于1752年 , 1789年被封为成亲王 。 1823年病逝活了七十二岁 。 永瑆是清朝著名书法家 , 也是乾隆皇帝活得比较长的皇子 。
【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
文章图片
永瑆

庆亲王有两位 , 分别是嘉庆时期的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和光绪宣统时期的永璘后代奕劻 。
永璘是乾隆帝弘历最小的儿子 , 生于1766年 , 是嘉庆皇帝颙琰的亲弟弟 。 1799年嘉庆帝亲政后封永璘为庆郡王 。 1820年永璘病重时被哥哥进封为庆亲王 , 不久病逝 。 爵例降 , 不世袭罔替 。
永璘有个孙子叫奕劻 , 生于1838年 。 清末慈禧秉政时逐渐得到重用 , 1884年被封为庆郡王 , 1894年又进为庆亲王 。 1898年帮助慈禧取得戊戌政变胜利 , 准许世袭罔替 。 1908年再次被准许世袭罔替 。 1912年清灭亡后迁到天津居住 , 1917年病逝 。 死后儿子载振承袭庆亲王 , 但是清已经灭亡 , 这种亲王也没有实际意义 。
【历史故事】大清历史上有哪些名号多次使用的亲王郡王?
文章图片
奕劻
还有一个端被两次使用过 , 一次是雍正的长子弘晖(1697—1704年)早年病逝 , 弟弟乾隆帝即位后追封他为端亲王 。 另一次是清末端郡王载漪(1856—1922年)他是奕誴的儿子 , 后被过继给瑞郡王奕志 , 1894年被封为端郡王 。 戊戌政变后慈禧曾计划立他的儿子溥儁为帝 , 后来没成功 。 庚子事变后成为祸首被流放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