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蔷薇一院香|今日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今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我国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
满架蔷薇一院香|今日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地球上的北回归线,达到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且日影最短的“极至”。“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作为太阳直射的转折点,自夏至后,北半球的日长将渐短,黑夜则渐长。
在古代,有很多描写夏至时节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俗谚语。透过这些充满着浪漫与乐趣的字里行间,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古人在夏至日这天是这样度过的:
很早的时候天就亮了。醒来后坐在窗边,“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带着对这近半年生活的回味与思考,打算出门转转,沐浴晨光。
站在院子里,耳边环绕的是此起彼伏的鸟鸣与蝉叫,抬头看到“檐牙燕雀已生成”,低头又见“蛛网添丝屋角晴”。院内的花园,早已是枝繁叶茂,草木兴盛。一阵微风拂过,“满架蔷薇一院香”,美哉美哉。
推开院门,踱步来到池塘边,一脚踏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走近观赏,绽放的荷花“圆影覆华池”,并且“浮香绕曲岸”,阵阵清香,醉人心脾。
正如《礼记》所记载的夏至日:“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可谓是绿茵浓郁,万物争荣的好时节,彰显着大自然原始蓬勃的生命力。
午时,听见邻家的大人在喊自家小孩快回家吃面,想起常言道“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在这天的重要习俗。民间还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来自浙江绍兴的另一户邻家小孩,口中念着家乡谚语:“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何为圆糊醮?其实是米磨成粉,再加上韭菜等佐料煮食,炸成的圆圆的小饼。
此外,还听闻江南一带有吃麦粽,并作为礼物互相馈赠的习俗。早至《吴江县志》便有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亭午息群物。”吃罢午饭,在热浪滚滚中,万物歇息,很适合打个小盹。
突然之间,雷鸣和雨声惊醒了大家,只见窗外“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走至院门仔细一瞧,原来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佳人。
骤来急去的雷阵雨之后,“行云屡带虹”,天边正挂着一道绚烂的彩虹,引得孩童们连连惊叹。
对于江淮一带来说,夏至时节也是“梅雨”季节,所谓“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充足的光照与水分使得农作物生长旺盛,农家自是欢喜。
雨后的天气又逐渐恢复闷热。摇着扇子坐在窗边远眺,看见对面人家正在给小孩涂抹痱子粉,想起《酉阳杂俎·礼异》有记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其实,夏至只是盛夏的开始。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才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对于如何抵御日渐炎热的天气,嵇康在《养生论》中有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要保持心平气和,时刻进行自我调节,达到“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傍晚时分,“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伴着晚风拂面,鸟语花香,万般美好,由此而生。当月亮徐徐升起,坐在院中的藤椅上,摇着蒲扇,仰望星空,期待着盛夏的到来。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