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 , 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
《三国演义》中关羽为表明神武和轻视对手 , 两次提到只率本部五百校刀手出战:一次是在华容道捉放曹;一次是战黄忠、取长沙 。
三国各路诸侯均有精锐部队 , 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王平的无当飞军、韩当的解烦军等等 , 战力爆表 。
吕布部将高顺的八百陷阵营全身重甲、不惧刀箭、所向披靡 , 为重装步兵 。 而汉军普遍未为装备皮甲(躯干部)的轻步兵 , 只有将领才有头盔 , 也罕有全身披甲 。
那么关羽本部五百校刀手也是精锐特种部队吗?其战斗力究竟如何 , 能不能对抗高顺的陷阵营?我们从汉代军制来分析分析 。
【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文章图片
两汉的兵役是戍役制 , 义务兵和征兵制混合制度 , 全民皆兵 。
两汉常备军为义务兵制 , 称正卒 。 服役期两年 , 负责诸侯国战备和朝廷戍边 , 如有战事则要延长服役 。 正卒中勇武者有机会选入北军(首都禁卫军)服役 。
诸侯国的正卒 , 由于受到长期战争磨炼 , 有的被训练成精锐部队 。 如公孙瓒经常与胡人作战 , 练就一支善射的轻骑兵部队 , 号称白马义从 。
东汉末期 , 受到朝廷不断削藩影响 , 大小上百个诸侯已无实权 , 财权、兵权都在国相(太守、郡守)手中 。 如讨伐董卓时济北国就由国相鲍信统兵 。
【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文章图片
两汉军制 , 太尉是最高武职 , 但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 , 没有统兵权 , 由卫尉、中尉掌握南北军 。 外部打仗指派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等将领 。
而诸侯国只提供兵员 , 由朝廷征调 。 遇到大型战争 , 国相会下令诸侯国卫尉征召全体男丁入伍 , 由各县县尉指令亭长等将士卒带往军事集结地 。
【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国王 , 朝廷不断加强国相权力 , 到东汉末年 , 朝廷废除诸侯国卫尉等武职 , 将军权直接交给国相 , 以致国王形同虚设 。
此为三国群雄割据之因:一旦朝廷动荡 , 皇帝南、北军失控 , 便要调动诸侯国军队 。 而各地太守、郡守(国相)认为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 , 未必会听号令 。
诸侯军队是太守、郡守招募、训练的 , 将士的职务、军饷均为本州郡供给 , 所以军中只听其号令 , 特别如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 , 名望实力能与朝廷抗衡 。
【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文章图片
两汉的领兵制度:将领出征 , 率领本部人马和临时调配的部队 。
东汉各类将军不常设 , 每逢战争朝廷临时任命中郎将 , 战后官复原职 。 如平定黄巾的卢植、皇莆嵩、朱儁均为中郎将 , 之下是校尉、都尉和军司马 。
之前董卓也以中郎将之职征讨黄巾 , 结果败多胜少 。 根本原因非董卓无能 , 而是只能指挥诸侯国征召的更卒出战 , 并未率领西凉本部军 。
所谓本部军 , 是指将领、校尉日常率领的亲兵(警卫队)和正卒部队 。 朝廷不可能养着一群将领吃闲饭 , 他们日常工作是要维护地方治安、戍边 。
董卓曾任羽林郎 , 以战功拜郎中 , 任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 因事免职 。 后由司徒袁隗举荐任并州刺史 , 其本部军留在西凉 , 直到董卓调回西凉才重新掌握 。
战时将领率军作战 , 率领由亲兵(警卫队)和麾下正卒组成的本部军为核心 , 加上临时调配的更卒出征 。 战后交还兵权(虎符) , 回归原有防区和岗位 。
【历史故事】关羽手下的神秘五百校刀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文章图片
关羽本部五百校刀手 , 是不是精锐特种部队?正常情况下 , 这只是普通亲兵(警卫队)而已 。
前文说到 , 三国时期精锐部队装备精良 , 需要将领长期战场打磨 。 只有具备相当地位的将领、诸侯国相 , 才有此财力和权力 , 如公孙瓒、吕布、曹操等等 。
关羽的从军经历 , 从桃园结义开始 , 仅任马弓手、别部司马 , 刘备的平原县正卒不过千人 , 这个时期关羽除了几个亲兵 , 绝无可能拥有五百校刀手 。
公元194年刘备受陶谦之请发兵救援徐州 , 曹操退兵后屯军于小沛 , 后受陶谦三让出任徐州牧 , 至198年与吕布翻脸 , 约有三、四年空闲练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