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1938年3月14日滕县告急 , 李将军要在河南归德、安徽亳州整训的汤恩伯派一个师前去滕县 , 而汤恩伯以兵力不应分割使用为由 , 转而向蒋某人请示该如何行动 , 蒋某人回电:为策应津浦北正面作战 , 该军团所属第85军准备商丘乘车 , 经徐州向临城输运 , 务于17日拂晓前到达临城集结完毕 , 第52军即开商丘集结待命 , 该军团长先到徐州指挥 。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李将军要“一”汤恩伯给“零” , 而蒋某人给“二” , 后者为何如此大方 , 原因有两点:1:他不相信凭着李将军之力 , 能阻挡住日方军队的进攻 。 派汤恩伯前去助拳 , 为的是加强第五战区的力量 。 2、他不信任李将军 , 派汤恩伯过去 , 就等于在其身边安插了一颗钉子 。
汤恩伯肩负着蒋某人的秘密“使命” , 对于台儿庄之役如何打 , 他自然是早有腹案 。
1、绝对不能打拳头对拳头的阵地战 , 如果和上有飞机、下有战车、后面有大炮支援的日方军队来一场硬碰硬 , 最佳的战况 , 还是重复了南口战役的失败结局 。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文章图片
2、在运动中寻找机会 , 用优势兵力 , 对日方军队分散在鲁南的小股日方军队打分袭战 , 积小胜为大胜 , 此计虽然安全保险 , 得利不少 , 但这种零打碎敲的办法 , 却给人以小家子气 , 甚至会被误认为消极避战 。
3、布下口袋阵 , 打日方军队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 这样 , 第20军团不仅会声名大振 , 自己也会得到南京当局的嘉奖 。 名利双收才是最好的局面 。
事实上 , 汤恩伯成功地避开了第一种阵地战 , 实施了运动战 , 可是在实施第三个作战计划:扎口袋 , 打日方军队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时 , 他却没有多大的信心 。 其原因不言自明 , 在现代热兵器的空地立体打击之下 , 台儿庄能否坚守 , 能守多少日 , 能否与汤部共同打造成一个结实的口袋 , 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因素 。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文章图片
汤恩伯为了让台儿庄的口袋阵扎得更结实一些 , 同时也在观察台儿庄能不能成为一个口袋阵 , 他领兵开始扫除能够威胁到此口袋存在的外围日方军队 , 然后在运动中 , 等待着一个机会 , 一个日方军队人困马乏 , 成为疲师的最佳时机 。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李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 , 这样写道:我当时的作战腹案 , 是相机着汤军团让开津浦路正面 , 诱敌深入 。 我判断以敌军之骄狂 , 矶谷师团长一定不待蚌埠方面援军北进呼应 , 便直扑台儿庄 , 以期一举而下徐州 , 夺取打通津浦路的首功 , 我正要利用敌将此种心理 , 设成圈套 , 请君入瓮 。 待我方守军在台儿庄发挥防御战至最高效能之时 , 即命汤军团潜行南下 , 拊敌之背 , 包围而歼灭之 。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文章图片
上文有一个“最高效能” , “最高”可以有如下解读:当守城的关麟征部打退日方军队第一波次进攻时;当日方军队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时;当日方军队成为真正疲师 , 几乎无力再战时 。
如果汤恩伯在守城的关麟征部打退日方军队第一波次进攻时 , 扎紧口袋嘴进攻 , 势必面临一场腹背受敌的(后面有支援濑谷启支队的日方军队)恶战 , 汤恩伯纵能取胜 , 亦是险胜 。 如果在日方军队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时进攻 , 汤部所受的损失会相对减轻;如果在日方军队成为真正疲师 , 几乎无力再战时进攻 , 汤恩伯的第20军团才能获利最大 , 损失最小!
【历史故事】汤恩伯在台儿庄之战中,遵循一个原则,做到杀敌最多,自损最少
文章图片
战争是残酷的 , 你不杀死敌人 , 敌人就会干掉你 。 同时 , 在战争中 , 为了更迅捷地杀死敌人 , 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 也会变得尤为重要 。 第五战区的杂牌军和汤恩伯黄埔系的正规军非“战友” , 虽然蒋某人一纸命令 , 将他们强行“捏”到了一起 , 但实际情形 , 汤恩伯只是被李将军请来助拳的 , 李将军有他“最高效能”时段的想法 , 而汤恩伯也有自己“最高效能”时段的分析 , 汤部究竟在哪个“最高效能”时间段进攻 , 这是否关乎道德和品质 , 需要看评论者是站在个人素质的立场 , 还是从战场取胜的立场上出发去理解和分析 , 但不管怎么认识和阐述 , “杀敌最多 , 自损最少”的战略运用 , 都是每一个战场指挥官的必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