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从平平无奇“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凭什么逆袭?


从人口仅6.06万人的小县城 , 到如今GDP即将过万亿 , 高速发展的合肥已成为我国最闪耀的明星城市之一 。
另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近期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 合肥首次进入了15个“新一线城市”的榜单 。
取得这样的成绩 , 离不开合肥在人才培养、产业集聚、投资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精准发力 。
传统产业打下城市基础
数据显示 , 新中国成立初期 ,合肥是一个人口仅6.06万人的小城市 , 工业总产值只有163万元 , 规模远不及省内蚌埠、芜湖、安庆等城市 。 即便是到了2000年 , 合肥还被外界称为大县城 , 彼时的GDP 仅为325亿元 , 在全国城市中排名80开外 。
但2000年后 , 合肥的经济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 。 2009年 , 合肥GDP升至全国第49名 , 2019年经济总量更是达到9409.4亿元 , 是2000年的30倍左右 , 超越了多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 位居全国第21名 。 按照这一发展态势 , 未来合肥进入前20强只是时间问题 , 更有望超越佛山、无锡、宁波、长沙、青岛等兄弟城市 。
第一财经从平平无奇“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凭什么逆袭?
本文插图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分析 , 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 , 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 , 很好地抓住了产业分工与升级路径 , 一方面做好原有产业的集聚提升 ,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
在传统产业方面 , 合肥紧邻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 , 且拥有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资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 再加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获批和建设 , 进入新世纪后 , 合肥吸引了美菱、荣事达、海尔、格力、长虹、美的、华凌、三洋等家电巨头落户 , 并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 。
可以说 , 以家电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 奠定了合肥的基础 , 并为后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养份” 。
新兴产业离不开人才和创新
近年来 ,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绩瞩目 , 已经培育形成多个千亿级别产业集群 , 树立起“IC之都”“平板之都”“中国声谷”等响亮招牌 。
2019年 , 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中 ,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3.7%和10.1% , 占比分别为40.1%和32.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2500家 , 位居中西部第六 , 超过了宁波、厦门等沿海发达城市 。
【第一财经从平平无奇“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凭什么逆袭?】
第一财经从平平无奇“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凭什么逆袭?
本文插图
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 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下称“中国声谷”)是安徽人工智能的核心承载区 。 去年10月 , 以合肥高新区为主申报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获批 。 科技部表示 , 希望发挥合肥在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的优势 , 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 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 。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 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 合肥良好的高教资源就成为其一大优势 。 以合肥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中另一个典型代表科大讯飞为例 , 它是全国首家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上市公司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合肥有中科大、中科院分院等高校、科研院所 , 合肥创新能力最大的特点就是源头技术强 , 基础研究底蕴深 。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 , 合肥的源头技术、创新氛围和基础研究底蕴有非常独特的比较优势 。
目前 , 合肥拥有60所高等院校 , 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个 。 同时 , 2012年以来 , 安徽省和合肥市与相关国内高校院所、企业合作 ,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 创新“科研+产业+资本”组织模式 , 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转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