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籍价值,需要点校整理,而不是束之高阁。石梅说,“一方面,古籍有很多生僻字,且没有标点,公众很难看懂。另一方面,古籍的价值、在当下的作用,需要专业人士去考据研究,再向公众传播。”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徐永明、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长林等受访专家表示,电子版、数字化是古籍活化的基本方式,但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古籍实现了数字化,而且对外公开不够。
“我们做学术研究看大量古籍都是通过电子版来看,普通公众一般没有机会看到。”汪长林说。
据悉,现在全国按照分级保护制度对古籍进行管理,分为国家珍贵古籍、省珍贵古籍和双非(未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和省珍贵古籍)三级。其中,国家珍贵古籍的整理和数字化做得最好,但这部分古籍占总量的比重很小,相当于金字塔尖。数据显示,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先后评选并公布了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约1.3万部。
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的省珍贵古籍保护工作已长时间断档,继5至10年前推出第一批省珍贵古籍后,至今未推出第二批、第三批。
打破部门界限 多种方式活化古籍
受访专家表示,目前古籍活化更多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当前一些地方面临财政吃紧压力,唤醒古籍需要更加注重效率和实效。
首先,建议各地系统化、持续性开展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当务之急是解决省级珍贵古籍断档问题。据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江苏、上海、河南、山东、浙江等少数省市连续推进相关工作,其中《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已公布4批,共有2807部古籍入选该名录。
其次,抓紧时间推进古籍点校整理和数字化。“我们要争分夺秒把已经摸清家底的古籍整理出来,一是供学界做研究,二是向公众普及,三是提取古籍中优秀的元素,促进文旅融合。”石梅说。
杜鹃表示,数字化是解决古籍保护存放与利用矛盾的根本技术手段之一,但当前国内古籍数字化程度较低。以四川为例,古籍数字化的比例仅千分之五左右,且数字化文件格式类型多,标准不统一。建议制定古籍数字化标准,在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等方面有所统一。
第三,探索多种方式活化古籍。石梅建议,在古籍收藏单位不具备接待公众阅览职能的情况下,可以用定期公开展览的方式展出珍贵古籍。除展出古籍原本外,还可以提供电子版供公众翻阅,纸质影印版或点校版供公众购买,用语音讲解的方式介绍古籍内涵。
【 古书|地方珍贵古籍保护断档 ,部分古书成“死书”,古籍保护心有余力仍不足】第四,打破部门界限,加强资源共享。浙江省图书馆原馆长徐晓军等人士建议,减少当前古籍影印重复出版、高价出版现象。(参与采写采访人员:冯源 赵宇飞 张紫赟 蒋芳 王贤 童芳)
- 剪纸作品|非遗剪纸传承人痴迷剪纸30余年 希望留住地方文化
- 吉姆|《麦琪的礼物》:最深的情爱,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
- 人大多|韩愈后人大多生活在这三个地方,他的后代众多,但却不娶郑氏为妻
- 倒计时|迎亚运 展风采丨倒计时200天!临平这些地方喜迎亚运
- 一本弥足珍贵的“工作证”|邓兆安|| 县委
- 北京冬奥会|让“自信”成为冬奥珍贵的遗产
- 传承|河北张家口:姚桂苹用“新”诠释地方小戏之美
- 工作岗位|一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让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主角的头上
- 传承|咪咕厂牌日走进贵州,天玄宇宙厂牌如何激活地方文化传承之力
- 中国代表团|苏翊鸣谈与谷爱凌珍贵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