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长阳|《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赏析( 二 )
维丝伊缗:只有把丝和绳合为一体才能成为钓鱼的绳子 , 喻男女合婚;
赏析
何彼襛(nóng)矣 , 唐棣(dì)之华?曷(hé)不肃雍?王姬之车 。
那是怎样的丰茂繁多啊 , 就像唐棣花盛开的时候那样华美吧?如何能不雍容庄重呢?毕竟是王室的女儿出嫁的车马 。
“何彼襛矣” , 相当于说“彼襛者何” , 意思是说“那非常丰盛茂盛的是什么?”前半句的“何彼襛矣” , 是说“那非常茂盛的是什么?”后半句的“唐棣之华” , 是说“那是像白杨一样盛开的唐棣之花 。 ”
大概“唐棣之花”是唯一“先开而后合”的花 , 所以 , 一方面表示它的与众不同 , 毕竟“天子之女”的身份 , 是与众不同的;另一方面则表示“天子之女”和她要嫁的丈夫从各自分立的状态到合婚 。
“华”和“花”分开之前 , “华”有两方面的含义 , 一是指“花朵”本身 , 二是指“花的颜色” 。
从“华”字之中分化出来一个“花”字之后 , “花”字就被用来专指“花朵”了 , 不过 , 有时包括“花”的枝叶根茎之全体 。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的“华”字 , 就同时包括“花”本身和“花的颜色”两方面的含义 , 当然 , 首先是指“唐棣之花”本身 , 其次也包括了“花的颜色” 。
姬之颜色”的 , 说“王姬之颜色”也像这种花一样 。
前面我们说过 , “襛”是“丰厚茂盛”的意思 , 与“唐棣之华”联系在一起可以知到 , 这里所说的“王姬之颜色” , 不是仅仅是美丽 , 或者说 , 所谓的“美丽” , 其重点在于生机旺盛、充满活力 。
唐棣的花朵繁多 , 所以说“丰厚”;唐棣的生命力旺盛 , 所以说“茂盛”;因为唐棣之花洁白无瑕 , 所以说“颜色美丽” 。
有旺盛的生机、充盈的活力 , 也就是健康 , 这才是真正的“美丽” 。
“曷不肃雝 , 王姬之车” , 就是说身为王姬 , 乘坐王姬才能乘坐的车 , 就应该具备王姬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
所以 , 就在登车出嫁的时候 , 王姬的仪容都表现得非常恭敬和顺 , 无论什么时候 , 都不能因为出身的高贵而有任何傲慢 , 恰恰相反 , 越是出身高贵就越应该有修养 , 越应该做守妇道的典范 。
何彼襛矣 , 华如桃李?平王之孙 , 齐侯之子 。
那是怎样的丰茂繁多啊 , 恰似盛放的桃花与李花 。 女方是尊贵善良的王的后代 , 男方是治国有方的诸侯的后代 。
在这里 , 把第一章的“唐棣之华”改为“华如桃李”了 。
两者有什么区别?“唐棣之华”是单写王姬之德与容 , 而“花如桃李”则兼写男女双方 。 因为“唐棣之华”是一种花 , 而“桃李”则是两种花 。
首先 , 花朵众多 , 意味着车辆众多、嫁妆众多、礼仪隆重;其次 , 颜色鲜美 , 意味着王姬出嫁的吉祥和喜庆气氛;再次 , 桃李两种花 , 不仅花多 , 而且必然果实众多 , 暗含有多子多孙的寓意 。
这里用了“平王”与“齐侯”两个称呼 , 这两种称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传统的说法比较多 , 但总起来也不过是两类 。
一类是索求在历史上具体的人物 , 或者解释为“正天下”、“平天下”的周文王 , 或者是指周平王;而“齐侯” , 则被认为就是齐襄公的各位公子 。
另一类则是解释为一个象征 。 “王”必须致力于正自身、平天下;诸侯国国君必须致力于齐家、治国 。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 齐侯之子 , 平王之孙 。
钓鱼竿要用什么东西做出来呢?只有把丝和绳合为一体才能成功 。 男方是治国有方的诸侯的后代 , 女方是尊贵善良的王的后代
这里说的 , 从表面看来 , 好像是钓鱼之事 , 但是 , 绝不是要钓鱼的意思 , 而是通过钓鱼之事 , 来说明一个道理 。
钓鱼 , 是想要得到鱼 , 但是 , 关键在于如何得到鱼 。 用蚕丝搓成绳儿作为钓鱼的线 , 就是最好的钓鱼方式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