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曾获得七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 却全军覆没 , 打败它的是《阿甘正传》 。当时的民众更热爱梦幻狂热的美国梦 , 不想被现实桎梏 。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价值感知总是后知后觉的 , 就像梵高的《向日葵》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肖申克的救赎》的魅力与价值 , 豆瓣评分高达9.7分 , 成为中外公认的影史第一 。
文章插图
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被诬告谋杀了妻子和情人 , 法庭宣判其终生监禁的故事 , 主人公安迪用19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自我、狱友、肖申克监狱的救赎 。导演并没有将故事的讲述者设置为主人公安迪 , 而是巧妙地选择了在肖申克监狱资历更深的狱友瑞德 , 这是一种极具智慧的选择 。
文章插图
瑞德的饰演者摩根?弗里曼是大器晚成的影视演员 , 他的声音平静沉稳 , 让人津津乐道 , 好莱坞夸赞他为上帝之声 。禁锢与自由、绝境与希望、反抗与救赎 , 这些影片极力传达的主题通过瑞德的旁白穿过每个人的身体 , 在灵魂间回荡 。影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 旁白功不可没 。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 旁白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应用 。
01、旁白的起源与发展电影与文学虽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 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学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地位 , 相比之下电影更像一位年轻人 。大量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 , 然而电影习得的不仅仅是内容 , 还有艺术手法 , 其中旁白的起源便来自文学作品中的“介入叙事” 。
文章插图
20世纪20年代 , 有声电影出现了 , “伟大的哑巴”第一次说话了 , 画面与声音的相互融合成为电影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文学作品中的“介入叙事”脱离纸张的二维限制 , 来到电影世界 , 成为电影中的文学元素 , 包括台词对白、音乐、音响音效等 , 旁白作为台词对白的附属形式孕育而生 , 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语言 , 帮助电影艺术迈入了新的台阶 。
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 是一种独有的人声的运用手法 , 以画面外的声音对影片进行补充、解释 、评 价。由于旁白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字语言的外化 ,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旁白最早出现在纪录片中 , 那时它的功能还仅仅局限在对视频画面的解说 , 如央视栏目《动物世界》 , 有一个画外音向观众介绍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 揭示动物世界的秘密 , 这个声音来自一名未知的主播 , 低沉稳重 , 客观真实 , 这样的旁白属于第三人称的解说旁白 。
文章插图
在今天 , 旁白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元素被导演灵活使用 , 渐渐发展出了音画分立的旁白、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 , 多种形式的旁白在电影中相互穿插、融合 , 这种独特的方式让电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 。
02、旁白在电影中的应用分析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 , 瑞德的旁白共计27次 , 时长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旁白有21次 , 旁白总时长18分24秒 。
文章插图
1、叙事
一部电影由许多故事组成 , 情节发展与转折都需要一条主线进行串联 , 而旁白作为电影语言的特殊元素 , 可堪当大任 。影片题材、内容丰富度、时间跨度都对观众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挑战 , 旁白的叙事功能可以通过故事铺陈、情节推动、时空转换等形式保证影片的连贯和完整性 , 让观众对影片有一个整体的把控 。
文章插图
旁白的叙事功能可分为全知叙事与无知叙事 ,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的掌控量 。经典的影片除了好故事 , 还需要一个叙述者 。叙述者可以是剧中人物 , 也可以是幕后创作者 。他不但引导和推动故事的发展 , 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比较叙述者与影视作品中人物的信息掌控量 , 可以对叙事功能的分类做出判断 。
在全知叙事的电影中 , 叙事者站在上帝视角 , 旁白知晓剧中人物的前世今生 , 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叙事者面前袒露无遗 。影片《红高粱》为全知叙事 , 叙述者的身份是作为孙子的“我” , 通过“我”的旁白讲述了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 。
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 , 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 , 日子久了有人信 , 也有人不信 。《红高粱》看似是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 , 但“我”并未出现在影片 , 根本无法亲身经历爷爷奶奶的事 , 这其实早已跳脱出第一人称的限制 , 进入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 这样的结合不但让故事更加完整 , 也拉进了“我”与故事的距离 , 给观众的感觉是“我”在讲述一段自己的家族故事 , 真实贴切 , 更容易打动观众的心 。
这是我奶奶 , 那年的七月初九 , 是我奶奶出嫁的日子 , 娶我奶奶的是十八里坡烧酒作坊的掌柜李大头 。
文章插图
在无知叙事的电影中 , 叙事者不再处于上帝视角居高临下 , 往往是剧中普通的一员 , 是一位在场的叙述者 , 他看不透其他人的内心 , 更无法预测未来 。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 , 瑞德被导演选定为叙述者 , 虽然他有着“上帝的声音” , 但他并非影片中的上帝 , 而是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 , 他拥有讲故事的权利 , 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一员 。
文章插图
1927年入狱的瑞德对肖申克监狱有着深刻的理解 , 狱中人更加懂得狱中心 , 通过他的眼睛 , 观众看到了真切的肖申克监狱的生活 , 同时瑞德无法预知未来 , 更不能窥探到安迪的内心 , 这也给观众留下不少悬念 , 使得影片更有吸引力 。
每个监狱可能都会有我这样的人 , 我能为你弄到各种东西 , 香烟大麻 , 家有喜事想喝白兰地也行 , 几乎是任何合理的东西 。电影旁白第一次出现 , 镜头进入高墙里的世界 , 这是肖申克监狱故事的开端 。瑞德像是主人公安迪身边的一台有思想的智能摄像机 , 用他独特的视角叙述着安迪19年的牢狱生活 , 影片时长142分钟 , 故事经历了的开端、高潮和结局 , 旁白对故事的起承转合、时空转换进行引导与串联 , 且始终与情节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 。
1949年 , 安迪让我替他弄张丽塔·海华斯的电影海报 , 我立刻回答:没问题 。
1966年 , 安迪逃离 , 肖申克监狱狱方寻获泥囚衣、一块肥皂、一把石锤 。
2、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作为电影的关键要素 , 其形象的塑造关系着电影的成败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 人物形象会不断丰盈 。由于电影语言的特性 , 人物的外在形态在镜头前是立竿见影的 , 但是内在品质却不易展现 。《肖申克的救赎》为监狱题材 , 相比于其它类型题材 , 缺乏丰富的外在情感表现 , 那如何让安迪的形象更加清晰饱满呢?
文章插图
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去问他最好的朋友 , 好朋友一般都会有长时间的相处经历 , 彼此非常了解 , 知道各自的小秘密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 , 没有人比瑞德更了解安迪 , 以瑞德为叙述者 , 通过他的旁白可以更好的完成安迪的形象塑造 。
弱不禁风的 , 这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 。瑞德的旁白可以直接传达给听众 , 将自己眼中的安迪真诚的诉说出来 。从最初的弱不禁风、心事重重 , 到言出必行、渴望自由 , 安迪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瑞德作为影片中的一员 , 他的旁白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映射 , 有一定的主观性 , 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安迪 , 他塑造的主角形象是与真实的安迪最接近的 。
起初安迪不与人来往 , 大概心事重重 。
安迪言出必行 , 每周写两封信 。
他走了令我伤感 , 有些鸟是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的 , 因为他们的羽毛太丰润了 。
文章插图
相比于《肖申克的救赎》的循序渐进 , 影片《小时代1》对于人物的塑造更加简单粗暴 。在电影开篇 , 林萧直接通过旁白介绍了几位女主角的身份经历与性格爱好 , 这种打标签式的旁白从一开始就将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刻在观众心中 , 为后续情节发展做铺垫 。
这是我的好朋友南湘 , 她主要绘画雕塑 , 有艺术气质 , 又有美艳皮囊 , 是我心中色艺双馨的楷模 。3、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内心独白是旁白的一部分 ,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 ,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大篇幅的描写刻画 , 而在电影中 , 文字变成了语言 , 以内心独白的形式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 , 叙述者可以游刃有余地向观众传达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
我是想说她们唱得太好了 ,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好得让你心痛 。
我得面对残酷的现实 , 我根本混不下去 , 我一心想违反假释 , 也许能重返肖申克 , 活在恐惧中真是糟糕 。
我发现我很激动 , 几乎坐不住 , 我的思绪纷乱 , 这是一个自由人才能感受到的 。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中 , 瑞德一共有3次假释 , 分别是20年、30年、40年 , 从年少轻狂到垂垂老矣 , 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 , 瑞德不断被肖申克监狱改造 。就像他说的:“这些墙很有趣 , 刚入狱的时候 , 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 慢慢地 , 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 , 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 这就叫体制化” 。
文章插图
当安迪广播唱片的时候 , 瑞德的内心独白让观众感受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 对他来说 , 这分明是自由之歌 , 却美到令人心碎 。歌声可以透过高墙 , 直穿云霄 , 而他的身体却牢牢禁锢在肖申克监狱 。
最后一次假释 , 当瑞德已经被完全体制化 , 失去对自由的渴望时 , 假释通过了 , 这就是肖申克监狱的残忍之处 。出狱后的瑞德并未得到真正的解放 , 从他的内心独白中 , 观众似乎看到了布鲁克的身影 , 他们如此的相似 , 做着同样的工作 , 整日惶恐不安 , 难以生存 , 唯一不同是瑞德对安迪的承诺 。
按照安迪的嘱托 , 瑞德来到一片农场的大橡树下 , 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信 , 这不仅是一封信 , 更是一份希望 , 正如信中所说:“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 , 也是最好的事 。心怀希望 , 就永远有希望” 。
在这里 , 信以旁白的形式展现 , 只不过叙述者换成了安迪 。内心从未放弃希望的安迪越狱成功 , 重获自由 , 而被肖申克体监狱制化的瑞德此刻却无法在外面的世界生存 , 安迪变成了救赎者 。
在安迪的鼓励下 , 瑞德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 从他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的激动 , 重新燃起了自由的希望 , 得到了最终的救赎 。
文章插图
自由与希望、迷茫与恐惧 , 瑞德的内心世界通过旁白完整的展现出来 , 给观众带来了启迪与感动 。
03、总结《肖申克的救赎》虽然属于传统的监狱电影 , 但它独特的旁白运用为影片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无论是串联叙事、塑造人物形象 , 还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 旁白作为电影的重要元素 , 从始至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影片不仅带给人们审美和观感上的喜悦 , 更是内心与灵魂的震撼 。
文章插图
【浅析旁白在电影中的应用 旁白干什么用】影片之外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 , 自我救赎是人生的必修课 。
- 火的使用对人类早期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初火有什么用
- 东北大学实力在985大学实力怎么样 东北大学怎么样
- 是什么原因让还在坚持用苹果手机 为什么一直用苹果手机
- 电动车室内充电有人看着就可以 电动车放在室内充电
- 【游戏迷】LOL:台词天花板,你悟了吗,大师
- 白山起名的地方()
- 益阳起名字()
- 国产手机在俄罗斯热销 俄罗斯的国产手机
- 直接在电脑上进行语音输入文字 如何在电脑上进行语音输入文字
- 百万像素百万惊艳 几百万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