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梁启超:成功父亲的家庭教育
文章图片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全景
01
成功父亲的家庭教育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成功父亲——9个成年子女个个成才 , 其中7人海外留过学 , 3人当选院士:长女思顺 , 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 , 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子思永 , 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三子思忠 , 西点军校毕业 , 曾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 , 著名图书馆学家 , 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四子思达 , 著名经济学家 , 参与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思懿 , 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思宁 , 早年就读南开大学 , 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五子思礼 , 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
从梁启超与子女们的相处中 , 对他的家教方式可见一斑 。
梁启超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 他陪伴子女的时间并不多 , 只有两个时期与孩子们相处较多 , 一是在流亡日本后期 , 一是在定居天津饮冰室之后 。 天津不仅仅是梁启超晚年著书立说的地方 , 还可以说是梁启超一个重要的家教基地 。
作为成功父亲 , 梁启超有着以下几个标志性的家教元素 。
文章图片
▲饮冰室外景
02
教育子女爱国如家
在梁启超的心中 , 国家占有非同寻常的比重 。 他在饮冰室题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 , 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 指引了梁家9个子女未来的路 。
1919年 , 梁启超欧游归来前夕 , 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说:“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 , 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 ”梁启超以自己的言传身教 , 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 , 融入了梁氏后人的血脉 , 他的9个子女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 其中7个留学海外 , 面对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的祖国 , 都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 选择与自己的祖国休戚与共 。
【大道知行|梁启超:成功父亲的家庭教育】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与长儿媳林徽因 , 宁愿在四川过着清贫且疾病缠身的生活 , 仍顽强工作 , 断然拒绝日本的物质利诱和美国的高薪聘请 。 梁思成说:“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 , 我不能离开她 , 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 ”在交通不便、兵荒马乱的十几年间 , 梁思成夫妇踏遍中国15省 , 200多个县 , 考察古建筑 , 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 使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 北平解放前夕 , 解放军围城 , 梁思成帮助解放军标明城内古文物古建筑位置 , 以免遭到炮击 , 为保护古都、古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
1949年9月 , 刚刚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启超九子梁思礼 , 从旧金山港乘船回国 , 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 后来梁思礼对于当初回国的选择如此阐述:“我有个好朋友留在美国 , 后来他任美国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 我任中国航天部的总工程师 , 我们地位相当但收入相差很多 。 有人问我 , 对此作何感想 。 我的回答是 , 他研制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 , 而我研制成功的东风五号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 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 ”梁思礼曾说:“我父亲传给我 , 或者我的基因里头最重要的是两个字‘爱国’ 。 ”
文章图片
▲54岁梁启超写字时的留影 。
03
淋漓尽致地表达父爱
与其他传统保守寡言的深沉父爱不同 , 梁启超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子女的爱 , 甚至常常挂在嘴边、笔端 , 乃至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无不渗透着他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爱 。
梁启超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 , 总计百余万字 , 占他著作总量的1/10 。 堪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三大家教典范 。 这些家书有的只寥寥十几字 , 报平安或叙家事 , 有的则长达几千字 , 论时事或谈心得 。 从政局艰难到个人烦忧 , 从吃了美味到买了好书 , 无不备述 。 这位“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文字豪杰在给孩子们写信时 , 却是罕见的温柔、啰嗦、流水账 。
- #帝释天#西行纪:妖怪大道之上是否存在能够令帝释天感到忌惮的大妖?
- 萱扬历史|把妻子宠上天,梁启超女婿周希哲:坐着花轿嫁入梁府的外交官
- 『梁启超』梁启超的妾,一生无名分,为梁家养出了九子才俊,82岁却曝尸牛棚
- 周易@《周易》作者成谜,几千年来无人能解,蕴含天地大道
- 大道知行轻松读透天下书,读书有八个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