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真|一位书商的欢欣与悲伤 | 约翰生


顾真|一位书商的欢欣与悲伤 | 约翰生
文章插图
本文为《书店四季》(顾真译,北京日报出版社即将出版)后记。图为原版封面
相信大部分人都尝试过写日记,能长期坚持的却不多,十八世纪文坛巨子约翰生博士也不例外。詹姆斯·鲍斯威尔《约翰生传》(Life of Samuel Johnson)中,记下过博士这样一段话:
约翰生博士对我说,写日记这件事,他曾尝试过十二三次,却始终无法坚持。他建议我写写日记。你笔下重要的(他说)是你的心理状态;你应当写下你记忆所及的一切内容,因为一开始你无法判断它们是好是坏;而且要趁印象还鲜明立刻动笔,因为一星期后最初的印象就变了。一个人喜欢重温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日记或者日志的用处。
“一个人喜欢重温自己的想法”(A man loves to review his own mind),这的确是我们爱写日记的一大原因,但记忆从来不可靠,如果不趁热用文字记录下来,之后难免用想象去填补空白。肖恩·白塞尔大学毕业后在布里斯托尔从事电视制片工作,2001年回到家乡威格敦买下一家书店,从此扎根。操持生意经年,肖恩接待了或者说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顾客,阅历一多,对行业本身自然生出了独到的看法,不吐不快。2014年起,他开始写日记,详细记下每日的订单、客流、流水和新鲜事,穿插以缤纷的感想与犀利的吐槽;给肖恩以灵感的,一是乔治·奥威尔的随笔名篇《书店回忆》(Bookshop Memories),一是珍·坎贝尔的幽默作品《书店怪问》(Weird Things Customers Say in Bookshops),而杰西卡·A. 福克斯(即肖恩日记中的安娜)出版于2013年的《关于火箭,你该了解的三件事》(Three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Rockets)则激励了他公开发表这些文字。他将日记发给了文学节上认识的一位版权代理。2017年,《书店日记》出版。
封面讨喜、内容有趣的《书店日记》很快成为畅销书,连在肖恩屡屡激烈抨击的亚马逊网站上,此书也杀进了热门榜单。不过,他向出版方提出的两项建议——先在实体书店上架一个月,再让亚马逊销售;不出Kindle版本——均未获采纳,因为出版方同亚马逊有约在先。亚马逊推重“顾客至上”,肖恩却在书中对他们冷嘲热讽,终于得罪了一部分常客,比如“腰包戴夫”(Bum-bag Dave)。《书店日记》在英语世界走红后,各国译本陆续上市,据说俄文版卖得尤其不错,有采访者问肖恩:“说俄语的你是不是更凶了?”他回答:“或许是吧,吼起人来更厉害了。”信笔写成的日记大家热情捧场,肖恩信心大增,《书店日记》推出两年后的2019年,续集出版,书名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直译“书商自白”,形式沿用前作,风趣、毒舌依旧,新人物登场,新故事上演,旋即再次赢得读者欢心。
《书店日记》每个月正文开始前摘取奥威尔《书店回忆》一文精华段落,新作保持这一特色,不过这次贯穿全书引用的是一部偏门书:《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The Intimate Thoughts of John Baxter,Bookseller)。此书是苏格兰作家缪尔(Augustus Muir)假托编者身份创作的小说,不光有编辑手记,还煞有介事请人撰写了导读,游戏笔墨,几乎乱真。读罢书中撷取的十二小段,尚觉不太过瘾,在旧书网上寻觅多时,终于买到一本,三四个晚上追读完。叙述者巴克斯特在爱丁堡一家旧书店服务多年,自叹屈才,虽然年近半百,仍一心想去伦敦闯荡,不负雄心壮志。书店老板帕姆弗斯顿先生(Mr. Pumpherston)是优秀书商的代表,知识渊博,勤勉守信,既洞悉顾客心理,又怀有珍贵的职业荣誉感:
如今的新书店为了生存,很可能得冒险把自己打造成高档百货,让商品从钢笔尖到相框一应俱全。这是可悲的下坡路,也是时代的征象。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二手书商必须同时经营一家你可以买到止咳片、阿司匹林和腌菜的百货商店?但愿不会。我们讲自尊。帕姆弗斯顿先生从来不用“二手”一词;他说这会让他想起旧衣服店。他家店门上方的字告诉人们,他是位古董书商。不知门口的“六便士书摊”上那几本破烂书抬头看到这行字,会作何感想。也许它们会挺起衣衫褴褛的胸膛,感怀书之将死,毕竟有几分高贵存焉。
在肖恩看来,缪尔写于1942年的这段话完全没有过时,如今的新书店依然被迫顺应时代,售卖其他商品,“这种看法似乎非常具有先见之明,直指在亚马逊的冷酷压迫下新书和二手书行业遭受的毁灭性改变,简直像是几年前刚刚写下的”。《书商约翰·巴克斯特私语录》中有一章专门谈光顾书店的各种怪人,并给出了对付不同客人的办法,笔调尖刻,充满不温和的调侃,肖恩从此章中摘出了好几段,想必大有共鸣。同巴克斯特一样,肖恩严加防范的也是“话痨型”顾客(It is the talkers I guard against),毕竟开店多年,他已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