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国海军舰艇目前在舰载末端反导硬拦截方面 , 除了进口的RIM -116拉姆导弹外 , 主要就是依靠两款近防炮了 。 一款就是30mm口径的荷兰守门员系统 , 另一款则是美国雷神公司20mm的密集阵系统 。 不过这两款系统 , 一个已经停产 , 另一个维护麻烦 , 价格高昂 , 而且在对付新一代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时 , 性能都不能让人满意 。 因此韩国海军在规划下一代新的驱逐舰、护卫舰和轻型航母时 , 就考虑发展本国的自研型号 , 来代替进口 。 而在刚刚开幕的釜山MADEX 2021 海军防务展览会上 , 韩国本土的韩华公司和LIG Nex1公司就分别拿出了各自的竞标方案 。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 两家公司的方案都大量使用了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
【相控阵雷达|小近防炮上竟装了5部相控阵雷达!韩国人这设计真是太阔气了】
上图就是LIG Nex1公司拿出的CIWS-II方案 , 可以看到 ,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搜索和跟踪传感器上配置非常豪华 , 分为雷达和光电 , 尤其是雷达方面 , 配备了5部有源相控阵雷达 。 这5部雷达分别是:布置在炮塔塔身上的4部搜索雷达和单独布置在炮塔顶部的跟踪雷达 。 相比于守门员系统的I波段机械扫描搜索雷达 , LIG利用相控阵雷达的技术优势 , 将雷达天线阵面与炮塔融合 , 既缩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 , 简化了总体结构 , 又兼顾了360度范围的预警覆盖 , 还提升了多目标处理能力 , 的确是一个挺不错的想法 。 而跟踪雷达也使用大尺寸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 可以利用波束分配实现同一交战方向的多目标跟踪 , 再根据威胁程度 , 控制火炮短时间内的切换开火 , 拦截多目标的能力必然是有提升的 , 这也有利于对抗饱和攻击 。
而除了雷达之外 , LIG也为这款近防炮配备了光电跟踪系统 , 与雷达互为备份 , 可用于雷达被干扰或者故障时对目标的跟踪 。 这部光电系统没有什么新意 , 与其他各国系统一样 , 集成了电视跟踪通道、红外跟踪通道和激光测距通道 。 而整个近防炮系统的交战模式则是有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三种 。 具体机关炮的选择上 , LIG是继承了守门员系统 , 一样是GAU-8型30mm加特林炮 , 射速4200发/分 , 对反舰弹具备足够的毁伤 。
与LIG公司的CIWS-II方案相比 , 上图的韩华公司的方案则是更为干净和整洁一些 。 不过在总体架构和配置上 , 两者是差不多的 , 韩华也使用了5块有源相控阵雷达 , 同样也是4块搜索 , 1块跟踪 。 不过在雷达天线的布置上 , 韩华则是不一样 。 它将4块负责警戒搜索的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集中布置在了一起 , 并为它们单独在炮塔尾部加高了一个天线塔 。 而跟踪雷达则是和LIG的布置方案一样 , 在火炮根部 , 但是雷达阵面尺寸明显要小不少 。 韩华的方案同样也配了光电跟踪系统 , 和LIG不一样的是 , 它将光电系统融进了炮塔 。 拦截火炮的选择上 , 基本也是GAU-8加特林炮 。
从上面两个方案对比可以看到 , 它们虽然在具体的设备布置上不一样 , 但是在设计思路和总体架构上是一样的 。 都是要用有源相控阵技术 , 都是要搜索和跟踪雷达配齐 , 都是要有光电跟踪系统 。 两者明显都是追求系统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 可以接入舰载作战系统 , 借助更高一级的传感器协同作战 , 也可以独立部署作战 。 这样的设计对系统的适配性较好 , 各种级别的舰艇安装后都不影响性能的发挥 , 本身雷达不强的小舰艇也能受益 。 不过两个方案相比较 , 韩华的隐身设计显然更好 。
当然 , 除了优点之外 , 韩国人的两个方案也是有它的缺陷的 , 主要就是在实施硬拦截的炮上 。 GAU-8的射速在拦截越来越快的超音速来袭目标方面其实已经不够用了 , 这一点我国厂家在相关型号的研制上是有体会的 。 6管和7管加特林炮的射速 , 在对付2倍音速以上目标时 , 有很强的局限性 , 因此才会有11管的出现和更高射速的探索 。 韩国人虽然为新近防炮研制了豪华的传感器 , 但是如果炮不行 , 整个系统也会被拖后腿 。
- 齐鲁壹点|济宁勇争先丨十年磨一剑,济宁儿童剧创作迈入全省一线方阵
- 巨石|神秘白垩石鼓首次公开!这场主题大展揭秘巨石阵背后的故事
- 刘婉玲|36年演出万余场,话剧《暗恋桃花源》迎来全新“00后”演员阵容
- 志愿者们|军歌阵阵庆佳日 锣鼓声声闹元宵
- 艺术中心|49台73场豪华演出阵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春季演出季要你“好看”
- 咏月诗词20首:寒蛩阵阵唱无休,月夜离人起客愁
- 团圆夜|经典新韵齐上阵,都市频道元宵戏曲晚会正月十五鸣锣开唱
- 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贺新春娶媳妇 四川广安桂兴唢呐来助阵| 民俗
- 凤凰卫视|媒体人追忆曹景行:“新闻雷达”的朋友圈定格在2月7日
- 曹雷|媒体人曹景行去世,享年75岁,曾被称为“新闻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