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唐朝是我们古代历史上的盛世朝代之一 , 继隋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朝代 , 国祚长达289年 , 其中穿插着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开元盛世等诸多创世的政治之举 , 在当时的世界上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 有着众国朝拜的繁荣景象 , 以至于在如今的国外还有着把中国人称作“唐人”的说法“唐人街”更是闻名世界 。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唐朝对后世的影响颇为广泛 , 很多信息都流传到了国外 , 日本和服就受到当年唐朝服装的影响 , 在唐装的启发下设计而成 , 甚至一些习俗都被模仿了去 , 足见当时的唐朝已经成为了国际典范 。 可以说唐朝时期 , 中国是当时国际上的政治经济交流中心 , 那么像过年这样的重大节日 , 唐朝人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唐朝过年 , 一家团圆
现在提到“过年”就称为“春节” , 其实春节的叫法还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 , 在古代把过年称作“元日”、“元旦”或“岁日” , 而且与现代一样享受七天的假期 , 这个假期被称为“除夕元正假” , 可见过年在古代就已经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 唐朝时期自然也不例外 , 而且很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
与现代人过年一样 , 唐朝过年的时候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 不管身在哪里 , 在过年前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乡 , 那里有等待他们回家的父母 , 还有翘首以盼的妻儿 , 移居到外地的亲人也会赶回家中 , 越是大家族越是重视过年这个节日 , 但凡是宗室之人都要聚齐 , 以示对过年的重视 。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素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曾写道:“弟妹妻孥小侄甥 , 娇痴弄我助欢情 。 ”从中可以看到一家人团聚时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 。 古人重视孝道 , 子嗣传承在他们的眼里显得尤为重要 , 不管是王侯将相 , 还是布衣百姓 , 过年这一天最注重的就是子孙满堂、承欢膝下 , 更能显出一个家族的繁荣 , 这个优良传统也一直保留到今天 。
贴新桃符 , 饮屠苏酒
现代人过年时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 但在唐朝时期还没有“春联”一说 , 那个时期叫贴“桃符” 。 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 , 桃木在古人眼里是驱邪避凶之物 , 制作桃符就是用来压邪驱鬼、驱除病灾等不吉利的事物 , 也有的人家会直接在门板上贴上二神的画像 , 总之是对新年寄予了很多美好的期盼 。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除了贴新桃符之外 , 还会饮“屠苏”酒 , 这种酒不是谷物酿造的酒 , 而是一种药酒 , 里面有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多种药材泡制而成 , 据说有祛病延寿的功效 。 而且这种酒在饮用时还有讲究 , 先从年龄最小的孩子饮起 , 再依次轮到成人、老人 , 有着“小者得岁 , 先酒贺之 , 老者失岁 , 故后饮酒”的说法 。
贴新桃符 , 饮屠苏酒是唐朝必不可少的一项过年环节 , 到了宋代更为盛行 , 因此有了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过年习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除夕守岁 , 讲究繁多
唐朝在过年这一天也称为除夕 , 晚上也有守岁这一项内容 , 并且讲究繁多 。 在过年期间 , 家家户户不倒垃圾 , 垃圾是腐坏之物 , “腐”与“福”谐音 , 在古人眼里 , 倒垃圾就是把福气倒走 , 通常都是过了年后再倒垃圾 , 过年期间的垃圾都拾掇在一起 , 留下日后清理 。
家里的废旧之物 , 比如扫帚、鞋子这样的东西不能随便丢弃 , 废旧的扫帚要在守岁时放到院中的“庭燎”内烧掉 , 寓意新的一年里仓库能够储满粮食;旧鞋则埋在院中 , 寓意“印绶之子” , 意思就是期待将来儿子能够在仕途上混出名堂 。
【爱历史】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章图片
一家人围在庭院中的“庭燎”旁守岁 , 还会找男童穿着红衣黑裤 , 头部戴上鬼脸面具 , 在“庭燎”旁边击鼓跳舞 , 称为“驱傩“ , 与后世的“跳大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其目的也是起到驱邪避凶 , 期望新年吉祥之意 。
在饮食这一块 , 唐朝人也有讲究 。 现代人过年时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糖果 , 唐朝没有糖果 , 却有“胶牙饧” , 类似于现代的麦芽糖 , 口感粘粘糯糯又甜甜 , 深得儿童的喜爱 , 而且这种“胶牙饧”制作不易、成本又高 , 平时你吃不到 , 过年的时候才会一饱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