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二 )


【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文章图片
刘墉“圆滑”?是真的
虽然刘墉的“罗锅”是假的 , 但是其“圆滑”却是真的 。 刘墉在朝为官五十余年 , 完全是百姓口中鞠躬尽瘁、为国尽力的好官 , 论才情 , 他饱读诗书、才思敏捷;
论为官 , 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 还时刻关心民间疾苦;论处事 , 他虽外表温弱 , 却内有筋骨 , 十分圆滑 。
事实上 , 刘墉并非一开始就这样 , 在早年的时候 , 刘墉为官处事风格雷厉风行 , 正直干练 , 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 被百姓尊称为“刘公” , 但是后来在官场中经历了几十年的起起落落 , 这才变得处事圆滑 。
那么 , 他的圆滑何以见得呢?这个答案可以从刘墉与乾隆皇帝斗智、与和坤斗法的种种事迹中窥得 。
【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文章图片
首先 , 来说一下刘墉与乾隆皇帝的斗智事迹 。
刘墉的前半生是乾隆时期的朝臣 ,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 乾隆帝十分爱玩文字游戏 , 但好在刘墉有着一张“能言善道”的嘴 , 多次巧答难题 , 甚至可以在不触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使得皇帝龙颜大悦 , 因而语言正是刘墉用来防身的最有力的武器 , 这在乾隆朝堂上的一次“大事拷问”的回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
在当时 , 乾隆皇帝问刘墉:“京师九门 , 每天出多少人 , 进多少人呢?”对此 , 刘墉镇定自若地回答道:“万岁 , 一共两人 。 ”
紧接着 , 刘墉又解释道:“万岁 , 我说的两人并不是指两个人 , 而是指男人和女人这两种人 。 ”
【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文章图片
随后 , 乾隆想要再次刁难:“那我大清王朝中 , 一年生多少人 , 又死多少人呢?”对此 , 刘墉又气定神闲地回答道:“启奏万岁 , 我们全大清国一年出生一人 , 死去十二人 。 ”
话音刚落 , 刘墉又赶忙解释道:“臣所说的一人是指在同一年中出生 , 有着相同属相的人;而十二人则是指在同一年中死亡 , 有着十二种不同属相的人 。 ”无可或非 , 刘墉的这个回答逗得乾隆帝龙颜大悦 , 也成功躲开了杀身之祸 。
由此可见 , 刘墉的语言技术之妙 , 其处事圆滑也可见一斑 。 说完刘墉与乾隆帝的斗智 , 接下来来看一下他与和珅斗法的故事 。
二人之间的斗法并非民间所传言的大战 , 但是人们之所以认为刘墉与和坤水火不容也是存在历史依据的 。
【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文章图片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刘墉是一个好官 , 深受百姓爱戴 , 但是和坤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 。
和坤是清朝中期、乾隆年间的第一权臣 , 深受皇帝信赖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 但是也正是权利之大 , 使得他阿谀奉承 , 野心逐渐膨胀 , 利欲熏心 , 最后逐渐变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贪官 。
因而 , 面对这样一个有钱有权、贪得无厌的人 , 刘墉根本不屑与之为伍 , 但是他也并没有直接与其当面开战 , 而是用自己的言语艺术智驳奸佞 。
这在很多事迹中都可以看出 , 比如在乾隆帝曾问刘墉国库中的银钱为何所剩无几的时候 , 刘墉十分镇定地回答道:掉河里面去了;之后皇帝又问为何不将其捞起 , 刘墉以“河深”的回答来隐喻这件事是和珅利欲熏心、贪赃枉法所为 。
【历史故事】刘墉“罗锅”是假的“圆滑”是真的大战和坤全是后人戏说
文章图片
此外 , 至于民间“刘墉与和坤大战”的故事 , 这完全是后人戏说 , 也许是《宰相刘罗锅》电视剧误导所致 。 为什么是戏说呢?原因正是在于刘墉的圆滑之风 。
他们二人真正的斗法故事还要从乾隆时期的国泰贪污案件说起 , 到了乾隆后期 , 此时的乾隆帝十分宠信和坤 , 可以说是专宠他一人 , 而刘墉则一直是在地方任职 , 这时的他也逐渐采用“躺平”的方式来消解困境 。
在乾隆四十七年 , 朝中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以权谋私、贪纵营私 , 于是乾隆帝便派刘墉与和坤等人前往调查审理这一舞弊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