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心底的端午粽
□秦延安夏日的阳光,将大地撩拨得激情高涨,河边的芦苇像拔节的麦子一蹿一寸,叶似韭菜的马莲草直指苍穹,如端午的阳光一样挺拔。“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流传千年的儿歌,和着季节的节拍,把端午的粽香送到了我们的面前。
文章插图
故乡蓝田背靠秦岭,面临灞河,稻米丰硕。每年端午前,父亲都要张罗着包一锅粽子,以慰家人,以飨亲友。精挑细选的隔年芦苇叶,捆绑整齐的马莲草,放入锅内浸煮。这些原本粗糙干燥的叶子,在热水的抚慰下,经脉尽舒,容颜尽展,柔软至极。母亲趁热打铁,将那些墨绿的芦苇叶一片一片地清洗,一叶一叶地捋平叠好。洗好的芦苇叶铺在搪瓷盆里,再浇一壶热水,随着水汽散开的袅袅香味,如同沸水冲茶点染的清香,沁人心脾。父亲如三军升帐似的稳坐当中,周围摆放着母亲淘好的白莹糯米、个大圆润的鲜红大枣以及清香的芦苇叶、马莲草。那吸足水分的糯米加碱变黄,粒粒饱满,慵懒得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未醒。这是父母春育苗、夏插秧、秋收割的一季稻米。虽然它们产量低得让人皱眉,但父母每年都要种上一些。自己种植的吃起来总是称心一些。父母总是用这句话来告慰自己辛苦的劳动。
一切准备就绪,父亲就开始了自己的演绎。三四片苇叶错落排开,两手抓住首尾,轻轻一弯,便弯出一个漏斗形状,左手握紧,右手放枣、添米,然后把尾部多余的叶子平折盖到漏斗上,再将多出来的叶子沿着漏斗周围折叠包裹起来,最后用马莲草三下五除二地系好。这环环相扣的一连串动作,不到几秒钟就完成了,一个四棱饱满、四角尖尖的粽子便成了。
小时候我年年跟着父亲学包粽子。虽然父亲不断地重复、反复地讲解,但我总是不得要领,不是握在手心的漏斗松了,就是米漏了,抑或是包成了马蹄笼似的长形,拿在手里更不敢像父亲包的粽子那样上下左右摇晃。父亲说,包粽子不能心急,要眼到手稳,配合到位。添米时只加七成,不要太满,要给米粒散发膨胀留足空间。用马莲草捆绑要系活扣,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会束住米粒膨胀的腿脚,太松会让粽子失形散开。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包粽子学问却如做人的道理一样深奥。而我跟在父亲后面学了十多年,终没能学会,也许年少的我总难有父亲的耐心与爱心。
南北饮食的差异,让端午粽也分成了南北两派。北方以蜜枣、豆沙为主,南方以大肉、火腿为好。不仅在口味上有区别,就连包粽子的形状、使用的材质也有很大区别,有竹叶包、马莲草绑的四角形,有槲叶包、线绳子绑的椭圆形,还有一些地方则用槲叶或荷叶一裹了事。各有各的嗜好,各有各的讲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故乡那种芦苇叶包、马莲草绑的粽子。
煮熟的粽子如拳头般大小,轻拉活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晶莹透亮的米粒,还有隐匿其中的暗红色枣儿,在翡翠绿叶的衬托下,光彩照人。轻咬,细腻、糯滑、柔软、清香。若放点白糖、加些蜂蜜,更是香甜。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脆生清亮,端午的粽子清香诱人。在走南闯北的生活中,我吃过箬竹叶包的肉粽、槲叶子包的“麻鞋底”粽子,还有艾香粽、薄荷香粽、菖蒲叶粽子等等,但心中最合意的还是父亲生前包的芦苇叶粽子,只可惜今生再也吃不到了,只能把这种隐藏在心底的味道,和着端午一起咀嚼成鲜活的记忆、一种告慰心灵的寄托。
主播/后期:朱若彤(实习)
编辑:刘雨丝
【 漏斗|齐鲁青未了|隐藏在心底的端午粽】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齐鲁壹点|济宁勇争先丨十年磨一剑,济宁儿童剧创作迈入全省一线方阵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荠菜春笋|尝一口野菜,来一场舌尖上的踏青
- 九楼四塔八大寺|游丹青长卷 寻正定胜迹
- 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西海岸新区启动碳达峰宣传活动计划在10个单位进行巡展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秋菊|青未了‖咏菊
- 石碑|青未了|开山,祭奠年轻的诗魂
- 豆腐丁|青豆虾仁炒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