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东汉末年 , 天下大乱 , 经过一番征战 , 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 战争成了这一时期经久不衰的话题 , 无数豪强淹没在了天下大势的浪潮中 , 曹操 , 刘备 , 孙权成了最后的弄潮儿 。
战争年代人才是最重要的 , 战将冲锋陷阵 , 谋士指定方略 , 二者相辅相成 , 共同为自己的主公图谋霸业 。 三国纷争不断 , 厮杀多年 , 但最终天下却尽归于司马氏之手 , 司马懿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强大的曹魏需要孙刘两家联合才能与其抗衡 , 而司马懿只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硬生生的架空了曹家子孙的地位 , 夺得了整个天下 。
司马懿之所以能夺得天下 , 不仅是依靠自己的智谋和隐忍 , 还要归功于他最大的对手 , 诸葛亮 。 诸葛亮素有“卧龙”的美誉 , 是当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家 , 谋略家 。
在他的带领下蜀国的强大有目共睹 , 而蜀国与曹魏不可调节的矛盾自然使得他们不得不找一人对付诸葛亮 , 而这人就是司马懿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蜀国危机
曹操自赤壁一战大败而归后 , 开始痛定思痛在北方大力休养生息 。 北方的农业和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 兴修水利 , 开垦屯田的政策在各地实行 。
曹魏本就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 , 其地域、人口都是三国中最多的 , 即使其他两国也大力休养发展也跟不上曹魏发展的步伐 。 这就使得曹魏的实力愈发强大 , 他们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 。 诸葛亮自然看出了这种趋势 , 因此蜀国北伐就开始了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 东吴也开始了北伐 , 但他的北伐太过无力 , 再加上有魏国大将张辽挡在其前方 , 东吴的伐魏之旅几乎是未建寸功 。
公元228年 , 诸葛亮率军北伐 , 曹魏派出了司马懿与其对垒 。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当时的人杰 , 双方你来我往 , 打得十分激烈 。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 , 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影响战局的走向 , 而诸葛亮这次犯下了一个大错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司马懿率领大军直指蜀国西城而来 , 诸葛亮也有意在西城与其决战 , 而在两军决战之前蜀国需要确保战略要地街亭的安全 。 诸葛亮思来想去最终将这个重任交给了马谡 。
马谡才华横溢 , 深得诸葛亮青睐 , 但他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 只知道盲目地学习兵书作战 。 刘备在世时就曾说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领兵的才能 , 然而这次诸葛亮还是将马谡派了出去 , 而且是派往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先帝对马谡的评价一语成谶 , 马谡在街亭昏招尽出 , 不仅葬送了蜀国众多有生力量 , 还让蜀军失去了先机 。
第一次北伐占据凉州的计划已经宣告破产 , 曹魏可以通过街亭要道源源不断的派遣增援 , 此时的蜀军连撤回蜀国都成了困难 。 诸葛亮根本没有想到马谡会丢失街亭 , 因此根本没有想过撤退计划 , 孤军深入的诸葛亮将要直面司马懿的兵锋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空城计
这次巨大的失误使得诸葛亮陷入了十分危急的局面 , 他的手下只有一众文官和城内的老弱妇孺 , 根本无法与司马懿的大军交战 。
局势已经十分危急 , 第一次北伐的目标已经失败 , 如果作为三军主帅的诸葛亮也殁于此地 , 那么等待蜀国的将士灭顶之灾 。 不可力敌 , 只能智取 , 诸葛亮决定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做一番布置 , 在西城上演一场“空城计” 。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此计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 , 成则生 , 败则死 。 诸葛亮下令全城老少不得出门 , 所有房屋都要紧闭窗门 。 整个大街上只有二十个身形健壮的士兵伪装成百姓在街上扫地 , 而他则带着两个书童上城楼抚琴焚香静待司马懿 。
司马懿到达西城后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 , 没有大兵压境的紧迫感 , 全城上下只有一片寂静 。 城门大开 , 街上有几个人在扫地 , 只能听到诸葛亮似有似无的琴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