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二 )


天底下就那么几十个功臣 , 选择范围太小 , 因此公主想嫁给一个好郎君 , 完全是隔着麻袋买猫 , 凭借运气 。
直到明朝 , 公主才迎来了自己的好时光 。 这是因为 , 明代皇帝选驸马的方式 ,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确切地说 , 明朝皇帝采取了海选方式为公主挑选驸马 , 范围从原来的几十名功臣家族 , 扩大到整个北京城的青年才俊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据《明史》记载 , “凡选驸马 , 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 , 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报名 , 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 。 不中 , 则博访于畿内、山东、河南 。 选中三人 , 钦定一人 , 余二人送本处儒学 , 充廪生 。 ”
换言之 , 只要是在京官员的子弟和户籍在北京的百姓子弟 , 都有资格鱼跃龙门 , 成为驸马 。
不难看出 , 朱元璋选女婿不光是扩大筛选范围 , 至少在宣传口径上 , 还将选拔对象扩大到了普通平民 。
这大约也是因为 ,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就是出身草根 , 没有什么显赫身世 , 因此他极端厌恶旧有的官僚阶级 。 所以朱皇帝挑选驸马 , 不分尊卑 , 不论出身 , 不一定非要是出身于贵族世家 。
即使是出身于平民 , 只要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 , 一样可以攀龙附凤 , 成为皇上的女婿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明朝时期 , 挑选驸马的流程是这样的 。
一旦公主长大到了适合婚嫁的年龄(一般是15岁左右) , 由皇帝颁发一道圣旨 , 由礼部来放榜 , 公布选驸马的标准和日期 。
只要认为自己符合标准的青年男子 , 都可以到礼部报名 , 参与驸马的角逐 , 类似于我们今天电视台选秀的“海选” 。
负责海选的 , 当然是礼部的官员 。
选拔的标准一看出身 , 一定要面貌清白 , 二看相貌 , 必须眉清目秀 , 颜如宋玉、貌比潘安 , 三看才华 , 要博古通今 , 满腹经纶 。
他们负责初选 , 严格把关 , 将那些滥竽充数的不合格者统统刷掉 。 初选完毕后 , 名单再交给皇帝审核签字 , 首轮通过的都会被送到司礼监进行会选 。
经过会选大浪淘沙 , 从中选出三位佼佼者 , 作为种子选手 , 被送到专门的驸马培训机构接受系统训练 , 称之为“春曹作养” 。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精心培养 , 由礼部选择良辰吉日 , 让三位候选者前往觐见皇帝 , 由皇帝、皇后、皇太后团队一锤定音 , 最终圈定驸马人选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有时候也会让后妃当评委 , 作为皇帝选驸马的参考 。
选上驸马的 , 当即授予驸马都尉 , 落选的二话不说 , 卷铺盖走人 。
成为驸马还不是结束 , 他们还要到专门的驸马府继续深造 , 由名家大儒教导 , 进一步学习诗书礼仪 。
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岗前培训 , 资格考试合格后才算尘埃落定 , 达到天子女婿的标准 。
完成上述程序之后才能完婚 , 迎娶公主 , 成为皇上的乘龙快婿 。 经过这一复杂流程 , 公主大概率能“娶”到一个才貌双全的驸马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明代驸马的选荐程序之所以如此严苛 , 目的不外乎两个 , 一是为了公主的幸福 , 二是为了政权的稳定 。
如果人品不好 , 不但公主不开心 , 也可能影响到江山社稷 。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 , 即使明朝有如此完善的驸马选拔制度 , 还是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 。
此事发生在万历年间 , 成为牺牲品的是永宁公主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永宁公主是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女 , 母孝定太后李氏 , 明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妹妹 。
因为这个关系 , 万历十年(1582年)3月15日 , 明神宗封胞妹为永宁长公主 , 对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妹妹百般宠爱 。
转眼间 , 永宁长公主到15岁了 , 出落成为一个楚楚动人的大姑娘 。 这时候 , 朱翊钧已经登基十年 , 自然要向司礼监打招呼 , 让他们为妹妹选驸马 。
司礼监类似于礼部 , 里面是清一色的太监 , 负责人是一个叫冯保的大太监 。 冯保是明穆宗身边的红人 , 穆宗临终时指定他为顾命大臣 。 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以后 , 李太后安排冯保负责小皇帝的教育 。
【爱历史】清朝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