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诸葛亮虽无出奇制胜之招却带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三顾茅庐时 , 诸葛亮提出了《隆中对》 , 为日后蜀汉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 他是一位顶级的战略家;白帝城托孤之前 , 无论在荆州 , 还是在成都 , 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工作 , 如赤壁之战中 , 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联络东吴 , 并没有借东风、借箭的业务;此战后 , 刘备“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 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 调其赋税 , 以充军实 。 ”;而在拿下益州后 , 刘备外出打仗时 , “亮常镇守成都 , 足食足兵”;在这两个时期 , 陪同刘备打仗的起先是庞统 , 后来是法正 。 而白帝城托孤之后 , 诸葛亮除了操持内政外 , 主要工作是带兵南征、北伐 。 而且根据其出征的表现来看 , 他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
攻心为上 , 平南中四郡
黄初四年(223年) , 得知刘备死于白帝城 , 益州郡的地方豪强雍闿煽动叛乱 , 并向外联络东吴 , 南中四郡纷纷起兵响应 。 从本质上说 , 这是一次四川土著趁乱针对外来刘备势力的军事反抗 。
内外交困 ,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硬来 , 他对内闭关息民、力求让百姓丰衣足食;对外克制仇恨 , 审时度势与东吴恢复连和 。 待形势稳定后 , 他于黄初六年(225年)正式率军南征 。
【历史故事】诸葛亮虽无出奇制胜之招却带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文章图片
在出行时 , 前来送行的马谡提出这样的建议:“夫用兵之道 , 攻心为上 , 攻城为下 , 心战为上 , 兵战为下 , 愿公服其心而已 。 ”而诸葛亮也采纳了这一方案 , 他一路势如破竹 , 在斩杀雍闿后 , 对在当地颇有威望的孟获七擒七纵 , 终于使对方心服口服(《资治通鉴》有这一情节 , 但《三国志》中并无) 。
从此之后 , 南中四郡安心归顺 , 成了蜀汉政权的后勤粮仓 , “军资所出 , 国以富饶” 。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可谓让人眼前一亮 。
首次北伐 , 受阻街亭
太和元年(227年) , 诸葛亮率大军北驻汉中 , 策划北伐;临行前 , 他献上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出师表》 。
第二年 , 诸葛亮声东击西 , 扬言出斜谷取郿(陕西眉县) , 让赵云、邓芝率疑军牵制曹魏大将军曹真;而他自己则攻打祁山 。 史书称 , 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戎陈整齐 , 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 曹魏的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全部望风而降 , 关中震动 。
眼见形势急迫 , 魏明帝曹叡亲自镇守长安 , 命名将张邰迎战诸葛亮 。 接下来马谡“违亮节度 , 举动失宜 , 大为张邰所破” 。 蜀汉军队前进的势头被阻 , 诸葛亮只得带着曹魏千余户百姓回师汉中(补充人口) 。
【历史故事】诸葛亮虽无出奇制胜之招却带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诸葛亮在此战中没有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所以显得军事才能平平 。 实际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 后世的军事家在对此战进行推演时 , 绝大部分都认为魏延的战术成功率极低 , 并且从曹叡后来亲自赶赴第一线来看 , 也证明了长安绝非精兵五千就能拿下的 。
第二次北伐 , 粮草不继、有序而退
【历史故事】诸葛亮虽无出奇制胜之招却带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同年冬 , 得知曹休在东线败给孙权 , 曹魏大军前去救援、关中薄弱 , 诸葛亮发起第二次北伐 。
这次出征 , 诸葛亮兵出散关、围攻陈仓 , 曹真竭力抵抗 , 蜀汉军队粮草不继而还 。
一般来说 , 大军后撤时最容易出乱子 , 魏军也抱着这个想法 , 因此大将王双率精骑追击 , 寄希望于占个大便宜 。 但没想到的是 , 蜀汉军队无论进退皆军令严明、行动有序 , 魏军便宜没见着 , 却被诸葛亮大败 , 领军人王双也被当场击杀 。
第三次北伐 , 夺取武都、阴平
太和三年(229年) , 诸葛亮派陈式攻占武都、阴平 。 曹魏雍州刺史郭淮迎战 , 得知诸葛亮亲自出马后急忙回撤 , 蜀汉得以平定二郡 。
第四次北伐 , 仍旧因粮草而退 , 回撤途中击杀张郃
太和五年(231年) , 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 , 《三国志》称他“以木牛运粮” , 估计这就是木牛流马的来源 。 蜀汉军队司马懿、张郃在祁山僵持不下 , 最终因粮尽而不得不退兵 。
【历史故事】诸葛亮虽无出奇制胜之招却带兵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文章图片
不过这次名将张郃也犯了当初王双同样的错误 , 他趁勇追击蜀汉军队 , 却被对方射杀 。 连续两次同样的案例告诉我们:诸葛亮带领的军队 , 在回撤时一样具有杀伤力 , 千万别“趁勇追穷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