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研究|《三国演义》|儒者?军阀?怎么看卢植、曹操和刘备集团
《三国演义》里的儒学
《三国演义》不是纯文学 , 而是历史通俗小说 , 喜欢“类型化描写” , 也就是脸谱化 。 书中的刘备(161-223)就是“仁”的代表 , 关羽是“义”的代表 , 张飞是“勇”的代表 , 诸葛亮是“智”的代表 , 赵云是“忠”的代表 。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 , 但是刘备显然不是“醇儒”或不能代表儒家 。
那么 , 谁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呢?卢植与儒学
在三国时期 , 军阀 , 可以算是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合体 。
而卢植和一般的军阀不同 , 他是一名饱读诗书的儒者、经学家 。
卢植(139-192) , 字子干 , 涿郡涿人 。 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 。 华北名将公孙瓒 , 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皆卢植之门下弟子 。
卢植师从大儒马融 , 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 。 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 , 平定蛮族叛乱 。
文章图片
卢植与儒学的关联 , 在于:
他是刘备的老师 。 《三国演义》中 , 刘备曾拜郑玄的弟子卢植为师 。 年十五岁 , 母使游学 , 尝师事郑玄、卢植 , 与公孙瓚等为友 。 (《三国演义》第一回)《三国演义》第一回
卢植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一回 。
第一回 , 刘关张三人率乡勇投军 , 击退了犯涿郡的军马 , 后去救援颖川 。 去寻卢植 , 结果在黄巾之乱中救了来替任的董卓 , 被董卓轻待 。
韵散结合是古代章回小说的写作特点 。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词是杨慎(1488-1559)的作品 , 很有儒者才气 , 写出了诗酒文化的洒脱 , 并没有想把历史写成儒经的注脚、解释的意思 。
文章图片
魏晋风度与“名教” , 曹操与诸葛亮
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魏国视为正统 , 而《三国演义》中 , 罗贯中(1330-1400)将蜀国视为正统 , 其“拥刘反曹”思想 , 就是出自“名教” 。
如果说曹操(155-220)是“奸”的代表 , 他的儿子曹丕是“名”的代表 。
看重“名” , 是儒家的传统 。 曹操“怕得奸臣之名”不敢称帝 , 曹丕“喜欢皇帝之名”悍然对“傀儡天子”刘协下毒手 。
早在先秦 , 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 , 子将奚先?”颇有政治抱负的孔子回答弟子:“必也正名乎” 。 接着 , 孔子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 言不顺则事不成 。 (载《论语·子路》)
文章图片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口号 。 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从曹魏开始讲起 , 为曹操“翻案” , 他说:不过我们讲到曹操 ,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 , 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 , 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晋风度”的代表作家之一 , 并非儒者 。
儒者都在蜀国一方 , 以“民间儒学”为写作立场的罗贯中 , 将诸葛亮(181-234)设定为刘备集团的代表 。 “妖儒”诸葛亮
鲁迅先生说 ,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 意思是说诸葛亮就像一个“妖” 。 所以 , 我认为可以用”妖儒“这个词来概括诸葛亮 。
《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
文章图片
这是“儒”指的是有文化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 , 而不是研究和尊奉儒术的学者 。 这一回 , 诸葛亮在孙吴阵营里 , 为巩固孙刘联盟而摇唇鼓舌 。 其实 , 诸葛亮和鲁肃都不是正统的儒者 。
文章图片
三国:战乱中的儒学
儒乃柔也 , 战争让儒者走开 。 诸葛亮阵前骂死了王朗 , 凸显了诸葛亮的智力和勇气 , 丑化了著名儒者王朗 。
- 荣传说实话|还有一人被羞辱至死,《三国演义》五子良将无一善终:四人被射杀
- 克克爱科技|却被后人敬仰,事迹被搬上大银幕,三国演义中被一笔略过的小人物
- 茵趣丝汀|不足以谈人生(深度好文),不读懂曹操
- 汉周读书|被《三国演义》漏掉的强人:三千步卒大败一万骑兵
- 大福读史|没有她,这本名著将黯然失色!,《三国演义》首卷出现的路人甲
- 爱好体育的阳阳|刘备为什么不让赵云守荆州?,《三国演义》里
- 翔哥文史|为何能够流传千古?,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是虚构的
- 丐帮打狗哥|三国演义中的诈降与真降
- 一路伴你看天下|三国演义中根本没有第一武将,罗贯中早已埋下伏笔,别再傻傻被骗,原创
- 醉探究|兴势之战:蜀国战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战,《三国演义》却一字不提,原创